寄李子长(其一)

仙城李子长,短发不及寸。

家有觅粟儿,时无郭元振。

经年断往还,使我勤问讯。

宁知造化心,天地无情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寄李子长(其一)》描绘了一幅简朴而深沉的画面。首句“仙城李子长,短发不及寸”以夸张的手法,形容李子长的清瘦形象,仿佛他居住在仙城之中,头发稀疏得不超过一寸,暗示了他可能生活的艰辛和超然的气质。

接下来,“家有觅粟儿,时无郭元振”暗含对李子长境遇的同情。觅粟儿象征生活贫困,郭元振则借唐代名臣郭子仪的典故,表达对有能力改变现状的贵人的期盼,但现实中却无人能像郭元振那样帮助他。

“经年断往还,使我勤问讯”表达了诗人与李子长长久未相见的牵挂,频繁地询问他的消息,体现出深厚的友情和关怀。

最后两句“宁知造化心,天地无情尽”揭示出诗人对命运无常和人世沧桑的感慨,认为即使天地无情,造化弄人,也难以改变他们的困境。这既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洞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收录诗词(2130)

陈献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李子长(其二)

祝融我当往,往处还自然。

未往亦由我,安知不是仙。

是身元有患,天道岂无缘。

难逢俗人说,可为知者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卧游罗浮(其一)登飞云

马上问罗浮,罗浮本无路。

虚空一拍手,身在飞云处。

白日何冥冥,乾坤一风雨。

蓑笠将安之,徘徊四山暮。

形式: 古风

卧游罗浮(其二)度铁桥

一度一万丈,飞空本无铁。

何名为飞空,道是安排绝。

夜久天宇高,霜清万籁彻。

手持青琅玕,坐弄碧海月。

形式: 古风

卧游罗浮(其三)下黄龙

天风吹我笠,吹下黄龙顶。

两手捉笠行,不知白日暝。

赤松见我笑,却立千丈影。

童子问赤松,云深各不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