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落花春去黄梅又,乍暖还寒。乍暖还寒。

此际教人将息难。

忘忧何处寻萱草,倚遍阑干,拍遍阑干。

心绪凄迷祗剩酸。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鉴赏

这首《采桑子》由清代诗人曹景芝所作,描绘了春去夏来时节的细腻情感。开篇“落花春去黄梅又”,以自然界的更迭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春花凋零,黄梅季节接踵而至,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和生命的循环。接着“乍暖还寒”四字,生动地捕捉了初夏时节气温变化无常的特点,既温暖又略带凉意,给人以微妙的感官体验。

“此际教人将息难”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们难以调适身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困扰。接下来,“忘忧何处寻萱草,倚遍阑干,拍遍阑干”三句,运用了萱草这一传统意象,象征着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萱草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比喻消除忧愁的植物,但诗人却说“忘忧何处寻”,表达了即使在象征希望的萱草面前,也无法找到真正的解脱,只能倚靠栏杆,拍打栏杆以发泄心中的苦闷。

最后一句“心绪凄迷祗剩酸”总结了整首词的情感基调,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情绪状态——凄迷且充满苦涩。通过这首词,曹景芝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不仅展现了对季节变换的敏感观察,也深刻揭示了人在面对生活变迁时的复杂心理状态。

收录诗词(38)

曹景芝(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江南.消夏之作八首(其三)

红闺里,多事恼雏鬟。

偶触帘钩惊梦醒,偷窥庭榭报花开。又道有人来。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消夏之作八首(其四)

红闺里,浴罢晚风凉。

横竹闲和新笛谱,添香重换薄罗裳。小步绕荷塘。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消夏之作八首(其六)

红闺里,消尽水沉香。

曲槛风微花影静,鸣虫声乱露华凉。爱月不关窗。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消夏之作八首(其七)

红闺里,无赖是檀郎。

惟恐凉风欺翠袖,频呼小婢闭纱窗。絮絮恼人肠。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