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别郭帚斋游湘南

扁舟今日去,昨夜月添愁。

诗满湘波上,名高庾岭头。

友朋千载事,今古一般秋。

石鼓多遗刻,君能寄雁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今天乘舟离去,昨晚的月光更增离愁。
诗篇洒满湘江水面,名声高扬在庾岭之巅。
千年友谊的故事,古今皆同这秋意凉。
石鼓上遗留的古刻,你能否托鸿雁传递?

注释

扁舟:小船。
去:离开。
昨夜:昨晚。
月:月亮。
添愁:增加忧愁。
诗满:充满。
湘波:湘江的水波。
上:表面。
名高:名声显赫。
庾岭:古代地名,位于今广东和江西交界处。
头:顶端。
友朋:朋友。
千载:千年。
事:事迹。
今古:古今。
一般秋:如同秋天一样的普遍。
石鼓:古代的一种乐器或文物,上有文字。
多遗刻:遗留了许多雕刻。
君:您。
能:能够。
寄雁:通过大雁传递书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黻的作品,名为《饯别郭帚斋游湘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描绘。

"扁舟今日去,昨夜月添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别的朋友和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扁舟"形容小船,常用来比喻友人的简陋住所。"昨夜月"则是增添了愁绪,暗示诗人在月色中思念着即将分别的情谊。

"诗满湘波上,名高庾岭头。"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的文学成就和声望。"诗满湘波上"形容诗人作品广泛传播,如同湘江之水一样流淌;"名高庾岭头"则是指诗人的名字如庾岭山一般高耸,象征着诗人的文学地位。

"友朋千载事,今古一般秋。" 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之间情谊长存的期许。"友朋千载事"强调了友情的永恒和深远;"今古一般秋"则是借用秋天这一季节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无论过去与未来,诗人对朋友的情谊如秋日般长久。

"石鼓多遗刻,君能寄雁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够通过书信等方式保持联系的心愿。"石鼓多遗刻"形容古代留下的历史遗迹;"君能寄雁不"则是希望朋友能像传说中的雁过带信息一样,通过某种方式将自己的消息送达。

整首诗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成就的自豪,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的无奈与留恋。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饯张都巡

有梅横石涧,庾岭树还同。

名更因诗重,心常与月通。

期君坚老节,愧我作颓翁。

此去天风便,吹归馆阁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饯梅提刑

梅花山下送先生,持节西江衣锦荣。

国步正巇须砥柱,边尘方涨待澄清。

来时野草知春暖,去路山禽语日晴。

不怕风寒今满地,摩挲浯石记勋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饮啄

饮啄天之分,吾何泣远涂。

落身近南粤,结梦屡西湖。

雇仆知乡谊,依僧免屋租。

新栽窗外竹,明月照同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南山龙门

山椒谁立石,人说有龙居。

此地终招隐,何年定结庐。

云封秋嶂老,瀑倒夕林虚。

不似膺门峻,为谋恐未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