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客舍问物价,百伪无一真。
只缘逐微利,遂使心不淳。
一笑脱贯去,贵贱不足论。
何能更鄙薄,三代即斯民。
这首清代张晋的《归途杂述(其六)》描绘了旅途中的见闻和感慨。诗中通过“客舍问物价,百伪无一真”这两句,表达了对市场中商品欺诈现象的批判,认为虚假不实的商品充斥其中。诗人进一步指出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人们追逐微小利润,“逐微利,遂使心不淳”,暗示了人心在金钱面前的浮躁与不纯。
“一笑脱贯去,贵贱不足论”表达了诗人对于金钱态度的超脱,认为在面对这些世俗价值时,一笑置之,不以贵贱为意。最后两句“何能更鄙薄,三代即斯民”,诗人感慨即使在古代,人心也有类似的问题,暗示这种现象并非现代独有,而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社会现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揭示了人性在利益面前的复杂性,以及对社会道德风气的反思。
不详
关南民苦饥,嗷嗷以待济。
关北颇丰稔,移粟有成例。
有司乏远谋,师令不师意。
讵念挽输劳,或因以为利。
嗟嗟丰与荒,都无自全计。
帝阍远莫叩,仰天空流涕。
周正十一月,徒杠未告成。
俗吏闇政体,略不为经营。
啧啧诉病涉,充耳弗一应。
但解行辟人,作威耀光荣。
乘舆济溱洧,此犹知好名。
将军下新令,克日将阅边。
老兵补颓堠,粉饰何新鲜。
亦有买弓箭,亦有办鞍鞯。
安坐若弗出,废弛不待言。
将军来有日,既去来何年。
来如雷振耳,去如担释肩。
国家严武备,诏旨已屡宣。
岁费数千万,糜饷何取焉?
治兵在平日,不在耳目前。
书生昧军旅,私心亦悬悬。
行行履周道,路远道则平。
既不忧颠蹶,何况挂棘荆。
小车超我前,忽闻班班声。
回头频讶我,有径胡不行。
却立笑相谢,各自适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