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三月十日游茅山

雨馀沙径净无泥,策杖何妨过竹溪。

迎客野花随处发,劝沽幽鸟向人啼。

峰峦路转攀萝倦,楼观烟深望眼迷。

疑是武陵仙地隔,坐来遐想旧桃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宋朝张纲所作的《庚午三月十日游茅山》,描绘了一次春日游历茅山的生动场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

首联“雨馀沙径净无泥,策杖何妨过竹溪”,开篇即以清新之景引入,雨后的沙径洁净如洗,无需担心泥泞,手持拐杖,不妨穿过那翠竹环绕的小溪,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

颔联“迎客野花随处发,劝沽幽鸟向人啼”,进一步渲染了沿途的生机与活力。野花在不经意间绽放,仿佛是在欢迎旅人的到来;而幽静的鸟儿,似乎也在欢快地鸣叫,邀请人们驻足欣赏这自然的乐章。

颈联“峰峦路转攀萝倦,楼观烟深望眼迷”,则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感受。随着山路的蜿蜒,攀爬逐渐变得疲惫,但远处的楼阁在烟雾缭绕中若隐若现,又让人心生向往,目光迷离。

尾联“疑是武陵仙地隔,坐来遐想旧桃蹊”,诗人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传说中的桃花源,表达了对理想之地的向往和遐想。坐下来沉思,心中不禁浮现出那片被遗忘的桃林,与世隔绝,充满神秘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传说的遐想,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81)

张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王伯寿见复用前韵奉答

瓶空何必醉如泥,送客谁能过虎溪。

一枕闭门追蝶梦,两行森木听莺啼。

新诗未读心先伏,细字徐看眼欲迷。

笔底春风有生意,他年桃李会成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次韵伯寿述怀

仲蔚蓬蒿满径荒,主人曾是汉中郎。

干时不利初无术,医国那知别有方。

老去与谁同臭味,秋来多病独悲凉。

倚天长剑君休问,腐肉当前亦敛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邀韦汝昭同宿上馆

打窗风雨夜萧萧,客里谁堪伴寂寥。

五字苏州有苗裔,高吟何必更闻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题华阳南窗

扰扰何年断俗缘,从今便合老山间。

会将碧涧洗心净,坐看白云终日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