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陈子壮的明代学者在担任直讲(古代学官名)时的生活片段。通过“篝灯催取讲章成”,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在夜晚勤奋编纂讲义的场景,灯光下笔耕不辍,力求内容详尽、条理清晰。“退食寻思字句清”则展现了他用餐后仍不忘思考,对文字的斟酌与推敲,追求语言表达的精炼与准确。诗人以“不异大官供给数,频劳天语唤先生”来比喻自己的工作虽不如高官显贵,但同样需要频繁地接受皇帝的召唤,参与重要事务,体现了他对学术工作的专注与对国家责任的担当。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陈子壮作为学者的严谨治学态度和对知识传播的热忱,也揭示了他作为朝廷官员所承担的重任与压力,展现了明代士人既追求学问之巅,又心系国家社稷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