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经过六盘山时的凄清与艰难情境。诗人以“初月上银盘”开篇,形象地勾勒出月光如银盘般明亮而清冷的景象,暗示着夜色的深沉与寒冷。接着,“登高夜倍寒”一句直接点明了环境的恶劣,夜晚在高处行进时,寒冷更加明显。
“谷风肌粟慄,山露鬓珠团”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艰苦。山谷间的风吹得肌肤发抖,山上的露水凝聚成珠,仿佛是鬓发上的珍珠,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夜晚行进的艰难与寒冷。
“身为微名苦,心应老病酸”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身处微小地位的他,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痛苦,感到身心俱疲。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普遍境遇。
最后,“秦程良不易,蜀道浪惊难”将思绪拉回现实,通过对比秦、蜀两地的艰难路程,强调了旅途的不易与危险。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