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其七)

我生爱前辈,匪尽获我心。

论交少年场,岁月逝骎骎。

少年太飞扬,由哀乐不深。

礌硠听高谭,有谛难为寻。

风霜欺脆枝,金石成苦音。

前辈即背谬,厥谬亦沈沈。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的《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中的第七首。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与人生观,通过对前辈的敬仰和对青少年时期轻浮行为的反思,展现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我生爱前辈,匪尽获我心",诗人表明自己一生敬重前辈,但并非盲目崇拜,而是从他们身上汲取智慧。"论交少年场,岁月逝骎骎",他回忆起年轻时的交友经历,感叹时光如流水般匆匆而过。

"少年太飞扬,由哀乐不深",诗人批评青少年时期的轻狂,认为那时的情感体验还不够深厚。"礌硠听高谭,有谛难为寻",他提到聆听高谈阔论时,真理往往难以捕捉,暗示了知识探索的艰难。

"风霜欺脆枝,金石成苦音",诗人以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挫折,脆弱的生命在风雨中显得更加艰难,经历的磨砺使人生变得沉痛。"前辈即背谬,厥谬亦沈沈",即使前辈有时会有错误,但他们的错误也因深思熟虑而显得庄重。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阶段性的认识,以及对前辈经验和智慧的尊重,同时也寓含着对青少年成长的教诲。

收录诗词(585)

龚自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 籍贯:27岁中举
  • 生卒年: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

相关古诗词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其八)

弱龄羡高隐,端居媚幽独。

晨诵白驹诗,相思在空谷。

稍长诵楚些,《招魂》招且读。

陈为乐之方,巫阳语何缛。

嘉遁苦太清,行乐苦太浊。

愿言移歌钟,来就伊人躅。

天涯当兰蕙,吾心当丘壑。

蹉跎复蹉跎,芳流雨寂寞。

忽忽生遐心,终朝閟金玉。

形式: 古风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其九)

一代功令开,一代人材起。

虽生云礽朝,实增祖宗美。

日开国之留,其言在青史。

何代无先君,何时无哲士。

煌煌祖宗心,斯人独称旨。

天姿若麟凤,宏加以切劘。

稽古有遥源,遵王无覂轨。

在昔与先民,三称口容止。

少壮心力殚,匪但求荣仕。

有高千载心,为本朝瑰玮。

人或玷功令,功令不任诽。

屋漏胎此心,九庙赫在咫。

天步其艰哉,光岳钟艰恃。

盲气六合来,初日照濛汜。

抱此葵藿孤,斯人拙无比。

一夫起锄之,万夫孰指使。

一夫怒用目,万夫怒用耳。

目怒活犹可,耳怒杀我矣。

去去亦何求,买山请归尔。

不先百年生,难向苍苍理。

著书落人间,高名亦难毁。

其言明且清,胡由妒神鬼。

大药可延年,名山可送死。

死生竟何憾,将毋九庙耻。

形式: 古风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其十)

兰台序九流,儒家但居一。

诸师自有真,未肯附儒术。

后代儒益尊,儒者颜益厚。

洋洋朝墅间,流亦不止九。

不知古九流,存亡今孰多。

或言儒先亡,此语又如何。

形式: 古风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其十一)

寿短苦心长,心绪每不竟。

岂徒庸庸流,赍志有贤圣。

为鬼那能续,他生渺茫更。

所以难放达,思得贤子孙。

继志与述事,大哉孝之源。

长夜集百端,蚤起无一言。

傥能心亲心,即是续亲寿。

呼儿将告之,衋然先自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