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丹霞老师

丹霞脩何行,天花雨红英。

草莽化金碧,宴坐十年成。

落笔多奇语,酬唱皆名卿。

微言寄祸福,无心天籁鸣。

顷年来七峰,见我眼增明。

西来的的意,一语贯三乘。

坐令尘土人,弹指悟无生。

别来今许久,夜梦飞爽灵。

新诗忽入手,春风死草萌。

公以慧生定,我自明而诚。

相望虽千里,秋风共一清。

去去勿作念,明鉴无将迎。

形式: 古风

翻译

丹霞修行之路如何走,如同天花洒下红色花瓣。
草木荒野变为金碧辉煌,静坐十年修得此境。
落笔间充满奇特的话语,回应的都是名流才子。
深藏的微言寓含祸福,无心间自然流露出天籁之音。
近年来在七峰之间,我的眼神更加明亮。
西来的意蕴深远,一句话能贯穿佛、道、儒三家思想。
只言片语让凡夫俗子顿悟无常,生死皆是过眼云烟。
分别已久,夜晚梦境中你的身影依然灵动。
新诗突然送到手中,如春风唤醒了枯萎的草木。
你凭借智慧生出定力,我则明白且真诚。
虽然相隔千里,秋天的清风却让我们心意相通。
不必挂念离去,明镜般的心无需迎合他人。

注释

丹霞:道教中的红色山岩,象征修行者的修炼之地。
天花雨:比喻美好的事物纷至沓来。
草莽:形容荒芜的草地。
宴坐:静坐冥想。
微言:深奥而寓意深远的话语。
祸福:人生的顺逆、吉凶。
七峰:可能指具体的山峰,也可能象征精神上的高峰。
三乘:佛教中指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三个阶段。
死草:比喻枯萎或失去生机的事物。
慧生:智慧生成,佛教用语,指通过修行获得智慧。
明而诚:明白且诚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邓肃的作品,题目为《谢丹霞师》。诗中充满了对丹霞师的崇敬之情和深厚的友情。

"丹霞脩何行,天花雨红英。草莽化金碧,宴坐十年成。"

这几句描绘了一位高僧(丹霞)在深山中修道的情景,"天花雨红英"象征着佛法的繁荣与美好,而"草莽化金碧"则表达了自然界对高僧修炼境地的馈赠和变迁。"宴坐十年成"暗示了丹霞师在此长期的修行中所获得的成就。

"落笔多奇语,酬唱皆名卿。"

这里赞美丹霞师的诗文才能,每一次下笔都能创作出奇特而有深意的话语,而这些作品都足以流传后世,被人们称颂。

"微言寄祸福,无心天籁鸣。"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丹霞师的教导,领悟到佛法中关于祸福的微妙之处,以及在无心状态下自然聆听到的宇宙之音。

接下来几句"顷年来七峰,见我眼增明。西来的的意,一语贯三乘。坐令尘土人,弹指悟无生。别来今许久,夜梦飞爽灵。"

诗人通过这几句表达了自从跟随丹霞师后,对佛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觉醒,同时也感受到了师父教导的深意,以及在平日修行中所获得的顿悟体验。

"新诗忽入手,春风死草萌。公以慧生定,我自明而诚。相望虽千里,秋风共一清。去去勿作念,明鉴无将迎。"

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气息中突然受到灵感创作新诗,并通过这种创作体验到了生命和自然界的更新与生长。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丹霞师智慧的肯定,以及自己内心的明净与诚恳,尽管两人相隔千里,但在精神上却是一致的。在结束时,诗人劝告自己不要沉浸于过往的回忆,而是要保持清醒的自我,不必去迎合世俗。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邓肃对丹霞师的崇敬和友情,也展示了他个人对佛法修行的理解与体验,以及通过这种修行所获得的心灵成长。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见招者

机锋不契更何图,便合浮杯出上都。

此去定须安短褐,平生那肯曳长裾。

回天傥是奇男子,绾印原非大丈夫。

挥手出门殊不恶,一帆秋水及鲈鱼。

形式: 七言律诗

谢朱乔年

归帽纳毫真得策,要笺留带计何疏。

公如买莱苦求益,我已忘要何用渠。

闭户羽衣聊自适,堆窗柿叶对人书。

帝都声价君知否,寄付新传折槛朱。

形式: 七言律诗

谢李舍人题额

寸草春未报,秋风树不停。

三年真忽尔,过隙白驹奔。

庐坟吾岂敢,北堂有老人。

作庵居释子,佛事勤朝昏。

太史怜此意,高额揭显亲。

梁间垂玉箸,壁上霭飞云。

顾我何为者,传家空一经。

栖迟已三十,寒灯尚短檠。

北辕将适楚,捩手或翻羹。

那能为亲显,只可充添丁。

但念我先人,白首困飘零。

射策不逢赏,青衫脱王庭。

今焉逢太史,发挥身后名。

坐令九泉下,冷骨复生春。

显扬政在此,松楸万世荣。

作诗敢论报,欲为肌上铭。

形式: 古风

谢虞守送酒

瑟瑟严风鼓蓬户,对话春围两亡趣。

使君送酒唤春来,坐使漫空翻柳絮。

雪榭悬知雪未消,一目千里皆琼瑶。

诗仙冷坐清入骨,便合九万抟扶摇。

回首故园归未得,天意留人亦奇绝。

我今幸得贤主人,公亦未易有此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