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曹仁宪谨荣寿(其二)》由清代诗人李春澄所作,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对曹仁宪寿辰的庆祝与敬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曹仁宪品德、才学及社会贡献的高度赞扬。
首句“琴鸣堂上玉鸣珂”,以琴声与珂声的和谐共鸣,营造出庄重而优雅的氛围,暗示了曹仁宪在音乐艺术上的造诣以及他在社会中的崇高地位。接下来,“案牍何曾废啸歌”一句,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曹仁宪即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不忘吟唱诗歌,体现了他生活的高雅情趣和对艺术的热爱。
“风雅共知吾辈少,贤劳偏较友邦多”两句,进一步赞美了曹仁宪在风雅与贤能方面的卓越表现,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为国家和社会付出的辛勤劳动的敬佩之情。这里将曹仁宪与友邦进行对比,突出了他的独特贡献和影响力。
“先敦孝友非沽誉,但豁胸襟即饮和”则揭示了曹仁宪的人格魅力和处世哲学。他倡导的孝顺、友爱并非为了博取名誉,而是出于内心的真诚与宽广胸怀。这一品质使得他能够与人和睦相处,促进社会和谐。
最后,“杯酒跻堂称介福,颂声摇曳比卷阿”两句,描绘了庆祝寿辰时的欢乐场景。人们举杯相庆,祝福曹仁宪长寿安康,而赞美的声音如同回荡在山谷间的歌声,充满了对他的尊敬与爱戴。这里的“卷阿”可能是指一种美好的景象或比喻,进一步强化了对曹仁宪的赞誉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不仅展现了曹仁宪个人的魅力与成就,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责任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