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谣

海南山似刀,溪恶如发弩。

溪山毒烟中人骨,水有蛟蜃陆豺虎。

蛮人徭贼行若飞,纵火劫民杀官府。

溪中之水涨赤血,山头积尸变成土。

经年斗战兵已穷,磔将屠城不可数。

官家发军救死国,万里欢喜得时雨。

诛擒凶党功德高,海水一清奏歌舞。

山非无险,水非无阻。有地不城,城亦不武。

将民赤肉致戈戟,口不能言心自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争与动荡的边疆景象,诗人通过对海南山川、溪流和蛮人的生动描述,展现了一种荒凉而又充满危险的氛围。诗中的“溪恶如发弩”、“水有蛟蜃陆豺虎”等句子,不仅塑造了一个险峻与凶猛并存的自然环境,而且也映射出边疆地区的混乱与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进一步描写了战争带来的惨状:“溪山毒烟中人骨”,“溪中之水涨赤血”,这些意象强烈地传达了战祸所造成的人间悲剧和生灵涂炭的景象。同时,“蛮人徭贼行若飞”、“纵火劫民杀官府”等句子,则揭示了边疆地区民族冲突与社会动荡的严峻现实。

然而,诗歌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了希望和解脱。"官家发军救死国,万里欢喜得时雨"这两句表明了政府军队的到来带来了救赎和胜利,而“诛擒凶党功德高,海水一清奏歌舞”则展现了一种战争结束后的庆祝与安宁。

最后几句“山非无险,水非无阻。有地不城,城亦不武。将民赤肉致戈戟,口不能言心自苦”抒发了诗人对边疆地区的深刻理解和同情,表达了一种对战争与和平的复杂感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其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边疆战乱的历史画面,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战争与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25)

杨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酬

山风亦会山人意,卷尽天纷扫雪花。

明月当楼情已兴,碧云落纸句还佳。

天威忽霁应通物,仙侣相便合姓麻。

群动已消林木响,卧看星斗隔窗纱。

形式: 七言律诗

红云阁

重重风日透,花气满池塘。

谁把红云比,红云无此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西堂

谢公何所忆,白日看云眠。

忽梦惠连弟,遂得春草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冷翠阁

山杪一泉迸,俯窥临日崖。

明珠不待拾,自溅入人来。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