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朱朴对杨公的深深敬仰和感慨之作。首句“敬诵杨公传”表达了对杨公事迹的虔诚阅读,接着“其如嘅叹何”流露出对杨公生平事迹的惊叹和哀叹之情。诗人认为杨公的行为追求古代贤人的美德,他的恩德深得后世人们的敬仰。
“翠琰非无刻”中的“翠琰”可能指的是珍贵的玉器,暗示杨公的品行如同美玉般被世人铭记,“非无刻”表示他的事迹并非泛泛无奇。然而,“甘棠未足歌”又以“甘棠”(比喻贤臣)之典故,表达对杨公未能得到更多赞歌的遗憾。
“仪刑空想像”表达了对杨公形象只能在心中仰慕,无法亲眼目睹的惋惜。“涕泗欲滂沱”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杨公深深的哀思,几乎要泪流满面。
最后两句“直节曾谁桡,精灵信不磨”赞扬杨公的正直节操无人能动摇,他的精神永远不朽。诗人期盼杨公的精神能够像陆相那样影响后世,让后人长久受益。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缅怀先贤、赞美其高尚品德的诗歌,情感真挚,语言凝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