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这是一首充满了怀旧与哀伤的情感的古诗,描绘了一座被战火摧毁的古都的凄凉景象。从“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可以看出诗人的深沉悲痛,他想要诉说这座东都的往昔繁华,但转瞬间却发现自己因为经历了太多不堪回首的事情而早已两鬓斑白。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不可挽回的无奈,也是对个人境遇变迁的深刻感慨。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中,“寝园”指的是古代帝王或贵族的陵墓,而“废殿”则是曾经宏伟壮丽,如今却沦落至废墟的宫殿。诗人通过这些景象,传达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情怀。“铜驼”即古代宫殿中的铜制鸱吻,因风吹雨打而发出哀泣之声,这在这里象征着时间流逝和事物毁灭的悲凉。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一句,则反映了诗人对外敌入侵、战乱频仍的忧虑。这里的“胡运”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统治时期,而“占难久”则表达了这种状态持续时间过长的痛心。“边情听易讹”暗示着边疆战事的不利,消息传来往往是失真或扭曲的,不仅反映了信息传播的困难,也透露出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切关怀。
最后,“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一句中,诗人提到了那些生活在这座荒废古都中的女子,她们虽然身处荒凉之地,但依然保持着往日的妆饰与风范。“宣和”通常指的是唐代的盛世文化,这里用来形容这些女子的装束与气质,表明尽管外界已成废墟,但她们内心深处仍保留着对美好过往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古都遗迹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及时代沧桑的复杂情感。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京师渠敢泄边机,北耗传讹果是非。
不见红旗加露布,颇传黄屋尚宵衣。
南风不竞师将老,春水方生虏必归。
何日灵台真偃伯,更无一点战尘飞。
去春烽火照江边,曾草军书夕废眠。
万里旌旗真属命,一丘耕钓且随缘。
偶然谢客元非病,间亦寻僧不为禅。
尚有惜花情味在,铜瓶终日玩芳妍。
虽有隆乾手泽传,空疏岂敢望谈迁。
春秋笔绝经谁续,光岳气分材少全。
老去汗颜惭巧斲,向来执手付遗编。
文名史学都休矣,追诵尧言一泫然。
贺监空多惜别情,木绵花得似三荆。
打包便是参禅客,垂橐何须使鬼兄。
小郭今宁无赵子,四门古亦有欧生。
南辕不涉贪泉境,归去诗肠彻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