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遍.听弹琵琶

响急秦声,越女休听,何处埋忧地。

倚酒悲、床上碎胡琴,正恹恹、驱愁无计。

唤狭邪,秃衿短衣行酒,鹍弦夜拨凉于水。

听拂面惊沙,沉沉秋雨,知是本师绝伎。

似小窗、儿女喁深闺,又起看、霜林落叶飞。

慢撚轻笼,斜抹低挑,做些情味。

记白草黄沙,桑乾铁骑。穹庐内,风雪偏漻慄。

诉关山、便流涕。

喜今夕看花,新愁似梦,半湾逻逤尊前起。

转阁住琵琶,伤今吊古,茫茫百感生此。

想庭花、玉树小江南,也只为、那一两三声,把家山、一般抛徙。

听歌原且无据。

婉转筹前调,却疑两岸猿啼雁语,肠断今宵不止。

江州司马泪难乾,已拚湿、透青衫矣。

形式: 词牌: 哨遍

鉴赏

这首清代徐釚的《哨遍·听弹琵琶》是一首描绘听琵琶演奏引发的情感波澜之作。诗人以秦地的激越音乐为背景,强调越女不应倾听,暗示了琵琶声中蕴含的深沉忧郁。接着,他通过床头破碎的胡琴和酒后的哀愁,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诗人唤起对都市繁华的记忆,描述了妓女们在夜晚弹奏琵琶的情景,音乐如冷水般清凉,伴随着沙尘和秋雨,显得格外动人。接下来,他将听者带入闺中儿女的深深思念,落叶飘零的景象增添了离愁别绪。

琵琶曲调缓慢而深情,仿佛在诉说边塞风雪中的苦楚,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诗人感叹今夕赏花时,新愁如梦,又在酒杯前涌现。琵琶声仿佛引发了一连串的感触,从庭花玉树的江南美景,到对家乡的思念,都因那几声琵琶而触动。

最后,诗人感慨万分,认为听歌虽美,却无从考证其来源,只能沉浸在音乐带来的哀愁与历史的共鸣中。他甚至觉得自己像江州司马,泪水涟涟,浸湿了衣衫,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尽感慨。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听琵琶时的复杂心境。

收录诗词(178)

徐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鞠庄、拙存,晚号枫江渔父。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史馆纂修明史。因忤权贵,二十五年归里后,东入浙闽,历江右,三至南粤,一至中州。游历所至与名流雅士相题咏。康熙皇帝南巡,两次赐御书,诏原官起用,不肯就。卒年七十三

  • 字:电发
  • 号:虹亭
  • 籍贯:吴江(今属江苏苏州)
  • 生卒年:qiú )(1636~1708

相关古诗词

梦江南.肠断

肠断也,何处最关情。

燕子楼中尘一缕,杜鹃枝上月三更。教人恨怎生。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减字木兰花.久阴

春晴无几。断送一春今夏矣。夏雨如春。

藏着斜阳不见人。湿云疑墨。鸠妇笼烟丝乱织。

西子含啼。萍叶横铺絮作泥。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行香子.归兴

莺舌初圆。唤醒啼鹃。叹劳劳、旅鬓徒然。

翩其反矣,不受人怜。学嵇康懒,倪迂癖,米痴颠。

收拾残编。早买归船。算匆匆、世事空煎。

翩其反矣,且自随缘。觅三间屋,数竿竹,一池莲。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玉楼春.睡

过雨园林铺似锦。洗砚刚留残墨沈。

能消白堕只三升,堪爱黑甜尝一枕。

着意东君憔悴甚。春困懒从花下饮。

大槐国里正排衙,早被黄鹏惊睡醒。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