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茜子红杉水样柔,轻寒恻恻下帘钩。
肌肤越显娇如雪,丰韵偏宜瘦似秋。
为我关心犹强笑,妮他回首却微羞。
但令蜜味中边满,幽恨原非药可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女子在病中的情景。"茜子红杉水样柔"以比喻手法,形容女子的肌肤白皙如茜草染红的杉木,细腻如水,显示出她的娇嫩。"轻寒恻恻下帘钩"则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暗示她可能身患小恙。
"肌肤越显娇如雪,丰韵偏宜瘦似秋"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即使在病中,她的瘦削反而增添了几分秋日般的韵味。"为我关心犹强笑"表达了她对爱人的牵挂和坚韧,尽管身体不适,仍强颜欢笑以宽慰对方。"妮他回首却微羞"则流露出女子内心的微妙情感,羞涩中带有深情。
最后两句"但令蜜味中边满,幽恨原非药可瘳"揭示了诗的主题,女子希望爱情能像甜蜜的蜜汁一样充满生活,而非药物所能治愈的内心深处的哀愁。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深沉、细腻描绘病中女子心境的闺情诗。
不详
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青粉墙头碧玉檐,柳条金嫩罩纤纤。
似无人在空飞絮,疑有风来忽卷帘。
清脆铃声兼语细,模糊花气杂香甜。
情深那用多相见,犹恐金堂未免嫌。
一树垂杨一画船,绮罗丛里斗婵娟。
香虽异种闻皆醉,莺有回声啭各圆。
比作花枝应姊妹,脱离烟火便神仙。
心头不是天人影,如此倾城亦可怜。
郁郁红楼过却春,传来消息昨方真。
月宫尚懒仙梯下,天女还须病榻亲。
拒药自含深意思,画兰偏露瘦精神。
卷帘早见樱桃熟,莫为飞花又损身。
金堂侵晓寂无人,帘底偷窥沈约身。
消渴已闻中酒日,冲寒犹犯落花晨。
就嫌浓睡宜过午,便事清游亦耐辛。
别有愿郎珍重处,却无一语自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