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晨领客上巉岩,野路衣襟湿翠岚。
九日开樽仍绝景,西风攲帽且高谈。
地形盘薄一都会,山色周遭万玉簪。
却指飞鸿烟漠漠,故园茱菊老江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鲜明的秋游图景,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赞美之情。首句“清晨领客上巉岩”,诗人在清晨带着朋友登上险峻的巉岩,立刻给人一种冒险探幽的感觉。“野路衣襟湿翠岚”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天湿润的地面和绿意盎然的小径,诗人的衣襟因沾上了露水而显得更加鲜亮。
接下来的“九日开樽仍绝景”,表明是在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开启美酒,与友人共赏这绝妙的风景。“西风攲帽且高谈”则展现了诗人在西风中豪迈地披着头发,进行着激昂的交谈,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自在。
“地形盘薄一都会”,这里的地形特指千山之会,意指山势蜿蜒连绵,如同一个巨大的聚集点。“山色周遭万玉簪”则是对这壮丽景色的极致赞美,每一处山色都如同镶嵌着珍贵的玉石。
最后,“却指飞鸿烟漠漠,故园茱菊老江潭”,诗人指向远方那看似渺渺的小小鸿鹄,心中怀念起旧时的故园,那里有着成熟了的茱萸和古老的江河。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胸襟,更透露出一丝淡淡的乡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不详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朝来风雨好,抱病亦登临。
故国江山在,荒城花柳深。
忧时空百虑,望远只微吟。
春事如樱笋,幽盟可重寻。
春日烟沙岸,禅房风竹窗。
有时倾绿酒,随处见清江。
世路纷多辙,吾生老此邦。
千林看不尽,白鸟去双双。
绝怜梅事晚,与客到林塘。
瓦碗村醪酽,杯羹野菜香。
旧游看壁字,新岁尚他乡。
一笑俱真率,悠然意未央。
春信梅边动,雷声枕上惊。
忽看窗纸白,顿觉竹声清。
江海空馀梦,壶觞起自倾。
朝来倚楼处,玉树满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