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牛轩,为海昌北寺讷无言书记赋

犀牛不逐扇俱破,奈有人来问此轩。

资福无端添注脚,石霜何事未忘言?

大千无迹身俱化,一点通明角尚存。

拈起家风随手应,莫言无可付儿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所作的《问牛轩》,以犀牛的形象和禅宗意象为喻,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犀牛不逐扇俱破”描绘犀牛不受世俗诱惑,即使扇子破碎也不为所动,象征着坚毅的心志和超脱的态度。次句“奈有人来问此轩”则暗示有人不解这种超然,前来询问轩中深意。

“资福无端添注脚”暗指世人在理解事物时往往添加个人见解,偏离原意。“石霜何事未忘言”借石霜禅师之名,表达对言语难以完全传达深层智慧的感慨。接下来,“大千无迹身俱化”进一步阐述万物变化无常,个体亦将消亡,唯有精神或真理留存。“一点通明角尚存”则以犀牛角比喻智慧或精神的光芒。

最后两句“拈起家风随手应,莫言无可付儿孙”告诫人们,尽管世事变迁,但家风或智慧应当传承,不可轻言放弃,要随时准备教导后人。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传承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029)

张昱(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字:光弼
  • 号:一笑居士
  • 籍贯:元明间庐陵

相关古诗词

春草堂,为陈生赋

可教游子不关心,白发高堂日已深。

忧对宜男虽可忘,情同乌鸟若为禁。

诗书养志勤三省,甘旨承颜抵万金。

执答春晖怜寸草,孟郊诗句不堪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蓬莱道院

云近蓬莱蜃气销,数峰晴照远相招。

梁间燕子都归去,观里桃花自寂寥。

盂饭化人忘恋恋,院墙篁竹谩萧萧。

云中何处刘安宅,犹有鸡声报午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演法师惠纸帐

银灯夜照白纷纷,四面光摇白縠文。

隔枕不闻巫峡雨,绕床惟走剡溪云。

风和柳絮何因到,月与梅花竟不分。

塞北江南风景别,却思毡帐旧从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题天镜方丈,为能仁净秋江长老赋

大宗大派接秋江,砥柱中流露法幢。

照世万缘俱是妄,行天一镜迥无双。

当家谁道非临济,说法还须在老庞。

蓦地绕床三振锡,更无言句两心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