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所作的《问牛轩》,以犀牛的形象和禅宗意象为喻,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犀牛不逐扇俱破”描绘犀牛不受世俗诱惑,即使扇子破碎也不为所动,象征着坚毅的心志和超脱的态度。次句“奈有人来问此轩”则暗示有人不解这种超然,前来询问轩中深意。
“资福无端添注脚”暗指世人在理解事物时往往添加个人见解,偏离原意。“石霜何事未忘言”借石霜禅师之名,表达对言语难以完全传达深层智慧的感慨。接下来,“大千无迹身俱化”进一步阐述万物变化无常,个体亦将消亡,唯有精神或真理留存。“一点通明角尚存”则以犀牛角比喻智慧或精神的光芒。
最后两句“拈起家风随手应,莫言无可付儿孙”告诫人们,尽管世事变迁,但家风或智慧应当传承,不可轻言放弃,要随时准备教导后人。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传承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