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孝祥所作的《临发再和》。诗中描绘了临行前的场景与情感,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又有对人事的深切关怀。
首联“水落鱼成塞,风高雁欲书”,以水落鱼现、风高雁飞的自然景象起笔,既展现了季节变换的景象,也暗喻了诗人即将离别的情境。鱼在水落时显现,如同诗人即将踏上旅途;雁在高风中飞翔,仿佛预示着远方的信使,暗示了诗人将要前往的地方。
颔联“公为东道主,我滞北辕车”,点明了诗人作为客人的身份,而“东道主”则代表了接待者或主人的角色。这里不仅描绘了送行的场景,也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礼节与情谊。诗人因某种原因滞留,未能与东道主一同出发,表达了遗憾与不舍之情。
颈联“边障无传警,朝廷有拜除”,转而关注国家与政治层面。边疆安宁,朝廷有新的任命,这既是对国家现状的描述,也是对个人命运的寄托。诗人或许在思考自己的未来,或是对国家和平稳定的祝愿。
尾联“江干便迎候,此别未云疏”,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与对友人的深情。即使暂时分别,心中仍充满期待,相信再次相聚之时不会感到疏远。这一句充满了乐观与希望,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重逢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事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离别之际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友情与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