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方豪

昆山天下士,抗怀薄秋旻。

作诗接元白,开口奔鬼神。

狂来放厥词,妙得造化真。

习尚罕时好,结交必古人。

三年策仕版,八口还忧贫。

民俗日向浇,真欲回其淳。

尸名况疾恶,所以谗柄新。

邹阳固得谴,郑侨终见亲。

迷途堕老洫,谁辨玉与珉。

君看裳陵山,万古当嶙峋。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的《赠方豪》。诗中对方豪的才华、个性以及生活境遇进行了生动描绘。

首句“昆山天下士,抗怀薄秋旻”以“昆山”比喻方豪的卓越才华,将他比作天上的士人,高洁而超凡脱俗。接着“作诗接元白,开口奔鬼神”赞扬方豪的诗歌才华,能够与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和白居易相提并论,其言辞激昂,直入人心,仿佛能触动鬼神。

“狂来放厥词,妙得造化真”进一步描述了方豪的个性,他在狂热之时,言语自由奔放,却能触及自然界的真理,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接下来“习尚罕时好,结交必古人”则揭示了方豪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他追求的是与古代贤者的友谊,而非世俗的时尚。

“三年策仕版,八口还忧贫”描绘了方豪在官场中的艰难处境,尽管他努力工作了三年,但为了养活八个家庭成员,仍感到贫困的压力。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士的生存困境。

“民俗日向浇,真欲回其淳”指出社会风气日益败坏,人们逐渐丧失了淳朴的本质,方豪对此深感忧虑,渴望改变这一现状。然而,“尸名况疾恶,所以谗柄新”揭示了社会中充斥着嫉妒和诽谤,使得正直之士难以立足。

“邹阳固得谴,郑侨终见亲”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赞扬了方豪像邹阳一样敢于直言,即使因此受到责罚,最终也会得到公正对待。同时,也暗示了方豪像郑侨一样,虽然遭遇误解,但最终会得到理解和支持。

最后,“迷途堕老洫,谁辨玉与珉”表达了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担忧,比喻陷入困境的人们难以分辨真假,希望有人能站出来辨别是非。结尾“君看裳陵山,万古当嶙峋”以裳陵山为喻,强调方豪的品格如同山峰一般坚韧不拔,无论时间如何流逝,他的高尚品质都将永存。

整首诗通过对方豪个人经历和性格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一些普遍问题。

收录诗词(1064)

郑善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 字:继之
  • 号:少谷
  • 籍贯:福建闽县
  • 生卒年:1485—1523

相关古诗词

须溪除日

兹夕乃何夕,忽忽岁云徂。

南征历寒温,犹滞天一隅。

去年阖闾城,今年姑蔑墟。

风尘久未厌,岂得念故都。

怀中两女儿,旦夕如长凫。

出门初学语,今能效屠苏。

团栾岂慰意,恻恻悲隙驹。

比邻数知旧,别后还有无。

爵服既不情,铅汞亦我诬。

九野天浩荡,奄奄正愁予。

形式: 古风

赠周用宾归江郎五首(其一)

岧岧三神山,郁郁山上木。

丛株糁古雪,云际守幽独。

附枝中梁桷,匠石岂不欲。

寓形万仞冈,沆瀣空中浴。

其名曰冥灵,千春葆芳躅。

桂树亦葳蕤,乃有斧斤辱。

形式: 古风

赠周用宾归江郎五首(其二)

衢阳何所有,江郎兀南陲。

云霞幻奇态,万古天为低。

飞鸟莫可上,人迹将焉为。

上有珠贝宫,神物光陆离。

吾将游其樊,薄言采玄芝。

形式: 古风

赠周用宾归江郎五首(其三)

翩翩黄鹄鸟,顿足珠树林。

误入燕雀网,稻梁非宿心。

羽毛日摧颓,逝节已载阴。

终焉摩青天,高梧结珍禽。

秋风下木叶,各奏世外音。

凡鸟空嘈嘈,角鹰扇祸淫。

玄阴一解散,求友意何深。

风翮或相及,无忘寄幽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