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遍(其二)用韵作月对和程申父国录

月曰不然,君亦怎知,天上从前事。

吾语汝,月岂有弦时。奈人间井观乃尔。休浪许。

历家缪悠而已。谁云魄死生明起。

又明死魄生,循环晦朔,有老兔、自熙熙。

妄相传、月溯日光馀。嗟万古谁知了无亏。

玉斧修成,银蟾奔去,此言荒矣。噫。世已堪悲。

听君歌复解人颐。桂魄何曾死,寒光不减些儿。

但与日相望,对如两镜,山河大地无疑似。

待既望观之。冰轮渐侧,转斜才一钩耳。

论本来不与中秋异。恐天问灵均未知此。

又底用、咸池重洗。乾坤一点英气。宁老人间世。

飞上天来,摩挲月去,才信有晴无雨。

人生圆缺几何其。且徘徊、与君同醉。

形式: 词牌: 哨遍

鉴赏

此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所作,名为《哨遍(其二)用韵作月对和程申父国录》。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借月亮来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诗人通过与月亮的对话,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宇宙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

诗中“月曰不然,君亦怎知,天上从前事。”这几句开篇就以一种哲学式的探讨,质疑世间万物是否如人所想。接着,“吾语汝,月岂有弦时。”这里的“弦”指的是琴弦,用以比喻时间的流逝,诗人在问月亮,难道你也有感受到时间的变迁吗?

“奈人间井观乃尔。”井观,可能是指古代天文学中的一个观测设备,这里用来比喻人们对于宇宙奥秘的窥视和猜想。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人类智慧,也只能窥见一斑。

“休浪许。”这句话显示了诗人的豁达态度,面对天地不仁、万事皆空的现实,他选择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去接受这一切。接下来的“历家缪悠而已。”则是在表达时间长河中的家国兴亡,不过是过眼云烟。

“谁云魄死生明起。”这里的“魄”指的是人的灵魂或精神,诗人在问,谁能说得清生命与死亡、精神与肉体之间的关系呢?紧接着,“又明死魄生,循环晦朔,有老兔、自熙熙。”这几句则是在描绘月亮的运行和变化,以及宇宙万物的循环往复。

“妄相传、月溯日光馀。”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于世间流传的种种说法持怀疑态度,认为它们如同月亮与日光之间的关系,难以捉摸。然后是“嗟万古谁知了无亏。”这句话则是在感慨历史长河中人们对于宇宙真理的探索和认识。

诗中的下半部分,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生命、死亡以及自然界的思考。如“玉斧修成,银蟾奔去,此言荒矣。”这里的“玉斧”可能指的是月亮,“银蟾”则是古代对月亮的一种美称,这里在说对于宇宙奥秘的话语往往荒诞不经。

接下来的几句:“噫。世已堪悲。听君歌复解人颐。”诗人似乎是在表达一种对于人类困境的哀伤,希望通过音乐来缓解这种悲凉。而后,“桂魄何曾死,寒光不减些儿。”这里则是说月亮即便在变换中,也依然保持着它的光辉。

“但与日相望,对如两镜,山河大地无疑似。”这几句描绘了月亮与太阳、自然界之间和谐共存的美丽景象。紧接着,“待既望观之。”则是在表达一种对于宇宙真理的期待和向往。

最后,“冰轮渐侧,转斜才一钩耳。”这里描绘了月亮运行中的一种状态,可能是指新月或残月。而“论本来不与中秋异。”这句话则是在说诗人对于月亮的观察与思考,并非仅限于中秋这一特定时刻。

整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将月亮作为一个哲学性的象征,探讨了生命、宇宙以及时间流转等深奥主题。诗中的意境辽阔,想象丰富,是一篇充满哲理和美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其一)赵阁学饷蝤蛑酒春螺

半壳含潮带靥香。双螯嚼雪迸脐黄。

芦花洲渚夜来霜。

短棹秋江清到底,长头春瓮醉为乡。

风流不枉与诗尝。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二)寿潘宰

夜醉渊明把菊图。宿酲扶晓又冰壶。

秋香留得伴双凫。

并日满浮金凿落,明年初赐玉茱萸。

更书欲上有除书。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烛影摇红.立春日柬高内翰

辇路融晴,宫云逗晓青旗报。

梅边香沁彩鞭寒,初信花风到。

笑语谁家帘幕,镂冰丝、红纷绿闹。

髻横玉燕,鬓颤琼幡,不能知掉。

看见春来,曲尘微涨催兰棹。

娇黄拂略上柔条,等得莺眠觉。引出千花万草。

喜搀先、椒盘竹爆。问谁天上,瑶帖初供,玉堂归儤。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望江南/忆江南

梅欲老,撑月过南徐。

家口纵多难减鹤,路程不远易携书。只是废春锄。

霜满袖,茶灶借僧庐。

湖海甚豪今倦矣,丘山虽寿竟何如。一笑荐冰蔬。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