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瘦玉萧疏触处宜,仙风一霎散霜威。
未应舞罢排云去,更看丹砂理雪衣。
这首诗《竹鹤》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通过对竹与鹤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意境。
首句“瘦玉萧疏触处宜”,以“瘦玉”比喻竹子,形容其形态纤细而坚韧,无论在何处都显得恰到好处,展现出竹子的独特魅力。“萧疏”则描绘了竹林稀疏的景象,给人一种空灵静谧的感觉。
次句“仙风一霎散霜威”,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竹子比作具有仙风道骨的仙人,其轻轻一拂就能驱散严霜的威力,暗示竹子不仅外形美丽,还具有超凡脱俗的精神气质。
后两句“未应舞罢排云去,更看丹砂理雪衣”,进一步深化了竹子的形象。这里将竹子比作正在舞蹈的仙鹤,它并未结束舞蹈,而是继续展示着其独特的风采。同时,“丹砂理雪衣”这一细节,既形象地描绘了竹子在雪中依然保持鲜艳的颜色,又暗喻了竹子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品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竹子与鹤的形象融为一体,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美好,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向往。
不详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绿遍前峰到后峰,灵苗压地几千重。
勾班养就无人见,多少狂心欲采茸。
翠盖相扶两不攲,多情独许见阳窥。
千年自有逃形处,聊与清香暂约时。
耳冷无人唱竹枝,归心惟有梦魂知。
杨花扑地烟波阔,犹记征帆欲卸时。
风高雨暗不成群,欲下还飞似畏人。
已是却寻归去路,江南休笑水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