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司训汶阳亲舍图

先生累叶居邹鲁,礼乐诗书绍先祖。

夫子遗风饱已闻,杏坛遗迹频经睹。

一自宾兴上玉京,便拜除书绾丝组。

官在中州千里馀,回首乡关路修阻。

为因甘旨缺晨昏,故遣良工写乡土。

淡霭初分岭上村,轻烟乍点天边树。

洙泗微茫洄不流,龟蒙岌嶪黯将雨。

凭轩忽若无丹青,汶水之阳见庭宇。

花间一鸟窥帘栊,竹里儿童随杖履。

静听如闻琴瑟鸣,细看似觉斑斓舞。

先生乃是纯孝人,思亲对此融心神。

锦衣有日遂荣养,寿觞更祝如大椿。

吾闻昔日唐忠臣,大行跋马高嶙峋。

白云孤飞绕亲舍,望之不觉涕零巾。

至今香名满人耳,先生岂不追芳尘。

愿将此图莫轻掷,子孙永作传家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名为《题王司训汶阳亲舍图》。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对王司训汶阳亲舍的赞美与敬仰之情。

首先,诗人赞扬了王司训家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其先祖以礼乐诗书传承家风,使得王司训得以沐浴于夫子遗风之中。诗中提到的“宾兴”和“玉京”等词,暗示了王司训在仕途上的成就,以及他官居千里之外的中州,却依然心系故乡的情怀。

接着,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汶阳亲舍周围的自然风光,如淡霭中的山村、轻烟笼罩的树木、微茫的洙泗河、龟蒙山的阴沉景象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这些景物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象征着王司训内心世界的纯净与深邃。

诗中还特别提到了王司训对父母的孝顺之情,他因思念双亲而创作此画,以此寄托对父母的深深怀念。通过描绘亲舍内外的场景,如花间的鸟儿、竹林中的儿童、仿佛能听到的琴瑟之声等,诗人细腻地刻画了王司训对家庭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王司训高尚品德的赞赏,希望他的孝行能够流传后世,成为子孙后代的榜样。同时,诗人也鼓励人们珍惜并妥善保存这幅画作,让它成为家族传承的重要文化遗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展现了对王司训个人品质的赞美,也体现了对孝道文化的重视,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收录诗词(1331)

薛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留别王大尹

忆昔年少登公堂,公堂开宴罗笙簧。

红烛传觞鹦鹉煖,锦笺落笔蛟龙翔。

贤侯爱客情无已,留连夜宿重帘里。

香消古鼎语未阑,月满雕梁眠未起。

中间契阔十年馀,千里关山恨索居。

何意今朝复相见,烹羊酾酒为欢娱。

愧我马蹄随计吏,朔风又捲河梁袂。

握手难忘父母邦,铭心佩感贤侯义。

贤侯之义孰与俦,冰壶玉鉴涵清秋。

报政行将觐明主,春花相约凤池头。

形式: 古风

题醉仙图

画图忽见瑶池仙,排风驭气今几年。

弱水蓬壶恣往还,沧海见说成桑田。

流霞之酒如长川,偶来醉倒东风前。

长松落落芝芊绵,群仙倚侧坐与眠。

壶既为之倾,瓢亦为之颠。沈冥不管山花妍。

拂袖凉飙神凛然,共骑黄鹤凌苍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赠同年

吾闻洞庭之水几千里,巨浸茫茫接南纪。

蛟龙夜舞风涛寒,鸥鸟晴浮镜光紫。

岳阳之楼高且雄,元冥北牖南祝融。

娲皇误落补天石,君山一点玻璃中。

咄此湖山两奇绝,孕秀储精此其穴。

应有贤俊生乎间,岂独崧高产英杰。

我昔年少天下游,只今三十来神州。

同时射策揔豪迈,翩如彩凤翔高丘。

有客昂藏好眉宇,家住巴陵几今古。

已应秀气钟湖山,更觉词华绍先祖。

偶骑鲸背游赤霄,赤霄仙子争相招。

想当沈醉碧桃下,一花吹落春江潮。

自尔楼神元圃侧,炼气餐霞学胎息。

一朝九转就还丹,羽化千人万人识。

清水芙蓉吐异葩,兰苕翡翠相交加。

珊瑚色明海底树,云锦光吐空中花。

紫府之名照丹箓,钧天细听箫韶曲。

欣逢明圣登俊良,喜遇升平调玉烛。

马蹄共踏金台春,与君义气殊相亲。

志节功名须努力,赓歌愿作虞廷臣。

形式: 古风

金台春意图为夏进士赋

西山千仞插天碧,东海排空浪头白。

山雄海壮拥神京,中有金台临紫陌。

台高迢递绝尘埃,九天星斗罗三台。

台前一夜东风起,吹得皇都花柳开。

花枝杲杲明朝旭,柳色依依袅轻绿。

九衢车马睹晴辉,万井笙歌连曙烛。

有客磊落丰城人,宝剑出匣光芒新。

两度青云不得意,今年一举超常伦。

金台骀荡春光好,对策彤庭漏声晓。

宝殿胪传瑞气多,天门榜放祥云绕。

锡宴南宫春昼迟,锦袍不管杯淋漓。

醉向和风满归路,紫骝蹀躞争骄嘶。

绮楼翠牖出云幕,粉黛朱颜拥芍药。

倾城人看绿衣郎,意气昂昂动寥廊。

幸逢明圣坐垂旒,联翩彩凤鸣高丘。

成名祗向雁塔写,放歌不作平康游。

金台春色看未已,又沐天恩还故里。

尽将此意入丹青,期与乾坤传不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