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忆人

新绿到芭蕉,汀洲上浅潮。倦来时、难过溪桥。

几尺钱塘门外路,晴不定,雨连宵。

客影任飘飖,罗裙瘦满腰。携残酒、重买双桡。

纵使藕花开遍了,人去后,也萧萧。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鉴赏

这首《唐多令·忆人》由明末清初的词人曹溶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景象,以及主人公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

“新绿到芭蕉,汀洲上浅潮。” 开篇即以清新之景引入,绿意盎然的芭蕉与轻柔的潮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这里的“新绿”不仅指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喻着情感的萌芽与期待。

“倦来时、难过溪桥。” 词人通过描述主人公在疲倦之时,难以跨越溪桥的情景,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观之中,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情感深度。

“几尺钱塘门外路,晴不定,雨连宵。” 这几句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主人公内心的波动。钱塘门外的道路,晴天与雨夜交替,象征着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与变化,同时也反映了主人公思绪的起伏和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挂念。

“客影任飘飖,罗裙瘦满腰。” “客影”代表了远在他方的思念对象,“飘飖”则形象地描绘了思念的无尽与飘忽不定。“罗裙瘦满腰”则通过女子的衣着细节,暗示了她因思念而消瘦的形象,细腻地展现了情感的深刻影响。

“携残酒、重买双桡。” 在这样的背景下,主人公带着仅剩的酒,再次购买了双桡,准备划船前往思念之地。这一行为既是对远方之人的追寻,也是对内心情感的释放。

“纵使藕花开遍了,人去后,也萧萧。” 最后一句以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比喻人生的聚散离合。即使藕花再美,当思念之人离去之后,一切美好也变得萧瑟凄凉,表达了对失去的哀伤与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江南水乡场景,同时深刻地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278)

曹溶(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唐多令.乙酉七夕感悼

梧叶一声干,瑶华再见难。洞箫中、清泪成团。

惆怅仙翁骑白凤,刚遇得,汉宫残。

乞巧欲追欢,银河入夜寒。鹊双飞、不到长安。

从此天孙新样锦,空付与,玉楼看。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唐多令.同晋贤泛舟

凫阵起前汀,横斜尚有亭。信兰桡、径指南屏。

欲踏凤凰山下路,金粉迹,已零星。

渔唱最堪听,相邀倒玉瓶。问夷光、何似湘灵。

若使天公笺可上,先乞取,六朝青。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临江仙.同俞右吉看牡丹

曾是洛阳游侠客,销魂的为名花。

相偎乡路酒重赊。暖香开未遍,疑待鼓声挝。

亭上乐章多协律,倾城今在谁家。

日光须用锦丝遮。也知蜂蝶性,春暮最夭邪。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甲寅中秋同吴瑶如园次香为痛饮

高柳忽催明月出,生公呼上湖船。

世间难得有情圆。相逢常此夜,忘却用兵年。

泼饮但愁鸣酒瓮,倾囊再买江鲜。

万人耳语听三弦。更深游女散,便借石场眠。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