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的《哭李公献吉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以悲痛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李公献吉去世的哀悼之情。
首句“卧病梁园日”,描绘了诗人自己因病而卧的情景,与友人的离世形成对比,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接着,“寻医吴苑天”一句,通过寻找医生的过程,进一步强调了疾病带来的困扰和无奈。
“子成乌鸟养,兄有鹡鸰贤”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友人的孩子比作乌鸦,象征着失去父亲的孤独和无助;同时,将友人的兄长比作鹡鸰,寓意兄弟之间的深情厚谊。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也体现了对友人家人的同情。
“骨肉恩俱切,神楼散不传”则表达了对友人与家人的深厚情感,以及这种情感在友人离世后无法传递的遗憾。这里的“神楼”可能是指某种象征性的存在,代表了友人精神上的寄托或理想,但如今已无法传达给他人。
最后,“竟归淹伏枕,吾断玉琴弦”两句,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友人最终离世的结局,以及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哀伤。这里“玉琴弦”的断裂,象征着友情的终结,同时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释放和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世的哀悼,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亲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