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香烟(其五)》。诗中以“香烟”为题,描绘了香烟在燃烧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以及对自然造化的赞美。
首句“说与焚香知不知”,以问句形式引入主题,仿佛在与读者对话,探讨焚香时的景象是否能被感知。接着,“最堪描画是烟时”,点明了诗的主题——描绘香烟燃烧时的美丽画面。
接下来的两句“阳成罐口飞逃汞,太古坑中刷袅丝”,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想象,描述了香烟从香炉中升起的过程。这里将香烟比作从罐口逃逸的汞,又比作太古时期深坑中袅袅升起的丝线,形象地展现了香烟轻盈、飘渺的特性。
“想见当初劳造化,亦如此物办恢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造化的赞叹,认为即使是如此奇妙的香烟,也是大自然创造的杰作。最后一句“道人不解供呼吸,闲看须臾变换嬉”,则以“道人”的视角,表达了对香烟短暂而变幻莫测的欣赏态度,同时也暗示了对生活琐事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香烟燃烧时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