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彭泽

我行过彭泽,吊古心悠然。

寥寥千载上,相继惟二贤。

陶公昔宰邑,八旬赋归田。

易姓不复仕,甲子以纪年。

狄公在当时,忤旨来左迁。

一朝复唐祚,忠义白日悬。

二贤去不远,光价照简编。

岂无继承者,胡乃寂不传。

吁嗟世之人,才行真难全。

题诗怀往躅,事业当勉旃。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周叙所作的《过彭泽》。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两位贤人的缅怀之情,即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和唐代的狄仁杰。

首句“我行过彭泽,吊古心悠然”,点明了地点与情感基调,诗人经过彭泽这个地方,心中充满了对古人遗迹的感慨与敬仰。接着,“寥寥千载上,相继惟二贤”两句,描绘了时间的久远与历史人物的稀少,强调了陶渊明和狄仁杰这两位贤人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

“陶公昔宰邑,八旬赋归田”描述了陶渊明在彭泽县任县令的经历,以及他最终选择辞官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易姓不复仕,甲子以纪年”则进一步说明了陶渊明不再为官,以自然年份来纪年,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疏离。

“狄公在当时,忤旨来左迁”提到狄仁杰因触怒君主而被贬官,但“一朝复唐祚,忠义白日悬”表明他后来恢复了唐朝的统治,并以其忠诚与正义的行为彰显了高尚的人格。这两句对比了两位贤人不同的人生轨迹,但都体现了他们对理想与道德的坚守。

“二贤去不远,光价照简编”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贤人精神的敬仰,认为他们的事迹如同光芒照亮了历史的篇章。“岂无继承者,胡乃寂不传”则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后世是否有人能继承他们的精神与事业,暗示了对当代社会道德风尚的担忧。

最后,“吁嗟世之人,才行真难全”表达了对世人难以完美结合才能与德行的感慨。“题诗怀往躅,事业当勉旃”则是诗人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对自身行为的期许,鼓励人们在追求事业的同时,也不忘学习和传承前人的优秀品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和狄仁杰两位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精神的崇敬,同时也反思了现代社会中道德与才能的平衡问题,具有深刻的历史与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7)

周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叙。永乐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侍读学士,署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居禁近二十余年,多所论列,负气节,笃行谊。诏独修辽、金、元三史,力疾诠次不少辍。欲修宋史,不克就而卒。有《石溪文集》

  • 字:公叙
  • 号:石溪
  • 籍贯:江西吉水
  • 生卒年:1392—1452

相关古诗词

奉送大学士曾先生侍从东宫赴南京

望著銮坡早,官兼鹤禁荣。

储皇承祀去,天子诏陪行。

付托同元老,尊荣重列卿。

拜辞瞻衮冕,宴饯集簪缨。

驰道云随辇,行宫月照营。

前星临虎帐,后骑绕龙旌。

召对论经籍,从容纳恳诚。

酒分银瓫烈,诗写綵毫轻。

野迥晴看烧,花深晓听莺。

渐过淮甸路,遥指石头城。

日月开三殿,山河壮两京。

谒陵严礼秩,助祭秉寅清。

翊戴归邦本,欢娱洽众情。

愿杨匡德业,海内振英声。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泰和刘氏沙村江楼

胜地环江渚,楼居俯岸沙。

夐吞银汉窅,高傍碧空斜。

曲径低飞鸟,长波漾落花。

青藜宵隐映,翠竹晓交加。

林影侵书幌,川光上钓槎。

汀寒浮月露,山晚护云霞。

眺远晴偏适,临清景更佳。

桃源仙客境,栗里逸人家。

一自登朝著,空惊历岁华。

昔时游赏处,惆怅隔天涯。

形式: 排律

长淮水

长淮水,日东注,流尽年光祗如故。

亘古穷今不可极,但见行舟往来处。

长淮之水流滔滔,映空浴日排银涛。

鸥凫翻飞岸摇曳,鱼龙鼓舞风怒号。

濠寿西来如折斗,汴泗交流清会口。

滚滚宁辞东海遥,万里朝宗近趋走。

长淮水,涵华滋,昔年淮右见龙飞。

天河挽洗甲兵净,恩泽汪洋合九围。

长淮水,今澄清,圣人继统川岳宁。

龙骧万斛日充贡,永奠皇图歌太平。

形式: 古风

题秋林瞰泉图

草堂住在清溪上,雨歇秋林郁森爽。

幽人无事日凭栏,俯瞰流泉惬心赏。

泉流百折穿翠微,凉波粼粼秋日辉。

飞空琮琤韵琴筑,溅石错落翻珠玑。

幽人对此情怡怿,顿觉烦襟坐来息。

一声何处歌沧浪,云水萧萧动来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