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酒后作歌与擎庵(其三)

自赋归来,为问先生,何计忘贫。

想行吟竹里,烹残蟹眼,著书林下,倚遍龙鳞。

长着荷裳,闲拖芒屦,野老柴门正比邻。

难孤负,是赏心乐事,月夕花晨。陶然自得天真。

浑忘却、春明旧日身。

有石床小几,新凉可袭,玉池秋水,芳草堪纫。

时对西风,徐挥方曲,何物元规尘污人。

因传语,倘扁舟来访,许问迷津。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词以酒后抒怀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彭孙遹在酒后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真我的意境。

“自赋归来”,开篇即点明了词人的自我赋诗,归隐之意浓厚。“为问先生,何计忘贫”,词人以自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摆脱贫困、追求精神富足的渴望。“想行吟竹里,烹残蟹眼,著书林下,倚遍龙鳞”,描绘了词人在竹林间漫步、烹煮螃蟹、在树荫下著书、倚靠龙鳞之物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雅致。“长着荷裳,闲拖芒屦,野老柴门正比邻”,进一步展示了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以及与乡邻的亲密关系。“难孤负,是赏心乐事,月夕花晨”,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无论是月夜还是花开的早晨,都是他心中难以割舍的美好记忆。

“陶然自得天真”,词人沉浸在自然之中,达到了心灵的纯净与自由。“浑忘却、春明旧日身”,似乎已经忘记了往日的繁华与喧嚣,完全融入了当下的宁静与和谐。“有石床小几,新凉可袭,玉池秋水,芳草堪纫”,通过描绘石床、小几、秋水、芳草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词人与自然相融的氛围。“时对西风,徐挥方曲,何物元规尘污人”,词人面对西风,挥动着手中的乐器,仿佛在与自然对话,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高洁的态度。“因传语,倘扁舟来访,许问迷津”,最后,词人以邀请友人来访的方式,表达了对知音的期待和对生活真谛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酒后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越,体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237)

彭孙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 字:骏孙
  • 号:羡门
  • 籍贯:又号金粟山
  • 生卒年:yù)(1631—1700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酒后作歌与擎庵(其四)

对影街杯,影且前来,吾方思之。

算乘时只合,兔园传册,成名何用,狐穴搜诗。

世上举肥,宫中磨蝎,大药难将造物医。

安予拙,且听竽南郭,植杖东篱。小园清映涟漪。

有密竹、疏花事事宜。

更多情绿绮,琴心解渴,撩人翠妩,黛色忘饥。

饱看文君,风吹鬓影,此乐诚然不可支。

谁相问,道茂陵闲散,谢客多时。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偶兴和阮亭(其一)

归去来兮,或采金芝,或酌清流。

待乘凤天边,长风作御,钓鳌海上,明月为钩。

冠盖焦螟,河山野马,蚁垤纵横十二州。

尽游戏,是击毬建节,游絖封侯。谁能龌龊相酬。

任沉者、还沉浮者浮。

笑空洞容卿,是中无物,温柔老我,此外何求。

一纸弹文,三章约法,不禁同盟鹭与鸥。

相亲近,且春花秋月,夏葛冬裘。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偶兴和阮亭(其二)

我所思兮,白石清泉,复嶂层冈。

看象外烟霞,能令公喜,眼前人物,谁得卿狂。

中圣频呼,索郎屡顾,广大人间出世方。

君莫问,有增城阆阪,汉武秦皇。醉来泼墨淋浪。

邀星渚、支机作报章。

叹铁马金戈,几番逐鹿,博游挟筴,一样亡羊。

经卷药炉,舞衫歌扇,天女维摩总道场。

相期在,便海山兜率,谁是吾乡。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题影,赠吴中友人

其状若何,珠玉为容,冰雪为肠。

问对朕者谁,心知沤露,如卿有几,手淬风霜。

读损羲爻,搜奇禹简,探得灵威字数行。

低回处,叹无情山水,阅尽兴亡。悲歌慷慨苍凉。

正散发、行吟白日长。

尽家徒四壁,贫如司马,目空一世,狂甚袁羊。

奇服灵均,高冠子夏,杂佩缤纷菃若香。

身名事,付杯中醽醁,枕畔沧浪。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