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庆霞寺

野寺扪萝入,荒凉岁月深。

偶寻逃暑处,一洗入禅心。

共坐僧閒语,眠听鸟细吟。

出门仍理棹,落日半川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潘希曾独自漫步于湘潭庆霞寺的幽静环境之中。他攀援着藤萝深入这座荒凉的寺庙,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宁静。寻找一处避暑之地,这里的清凉仿佛能洗涤心灵,使他进入一种禅定的状态。与闲散的僧人一同坐着交谈,聆听鸟儿们细致入微的鸣唱,更增添了内心的平和。在结束这番禅修后,诗人准备离开,夕阳西下,洒满半个河川,给归途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与诗意。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心境的交融,流露出淡泊与超脱的情感。

收录诗词(458)

潘希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沙秋日

六月长沙早见秋,凉风吹雨暮飕飕。

不忧卑湿能为患,稍喜炎蒸欲解雠。

贾傅庙荒侵薜荔,屈原沙冷叫钩辀。

南来未觉江湖远,对此令人动别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长沙分司竹桂橘三植皆南州高品感而有作时虞逆瑾见害三首(其一)

两竿苍玉何年植,潇洒当轩伴寂寥。

终日看来吟不足,有时倚处醉微销。

影垂月下湘君佩,声咽风前秦女箫。

彷佛故园池上见,不知身在五湖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长沙分司竹桂橘三植皆南州高品感而有作时虞逆瑾见害三首(其二)

摇落方同楚客伤,峥嵘一树好秋光。

谁从月窟移仙种,独把天香殿众芳。

玉露濯枝丛浅碧,金丹点蕊破轻黄。

广寒记得曾攀折,屈指于今己十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长沙分司竹桂橘三植皆南州高品感而有作时虞逆瑾见害三首(其三)

青青江橘映秋堂,浥露含风亦自香。

行处寻常供独玩,霜前三百莫轻尝。

风流雅称离骚颂,品味珍收本草方。

寄语湘灵须爱謢,待充包贡入明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