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丞相六歌(其四)

我忆母氏兮圣善,劳苦家事手生茧。

母后父死十五年,教我育我恩不浅。

我虽贫拙志不屈,清气棱棱秋莹骨。

至今一粟一缕丝,皆是父母流传物。

呜呼四歌兮痛恻恻,皇天后土无终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和文丞相六歌(其四)》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与感激之情。

首句“我忆母氏兮圣善”,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母亲的敬仰与怀念。接着,“劳苦家事手生茧”描绘了母亲辛勤劳作的情景,通过“手生茧”这一细节,形象地展现了母亲的辛勤付出。接下来,“母后父死十五年,教我育我恩不浅”两句,不仅提到了母亲在父亲去世后独自抚养子女的艰辛,更强调了母亲对其教育与养育之恩的深厚。

“我虽贫拙志不屈,清气棱棱秋莹骨”则展示了诗人面对生活的贫困与个人能力的不足,仍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其内心如同秋天的冰晶般清澈坚定。最后,“至今一粟一缕丝,皆是父母流传物”一句,以具体的事物——粮食与衣物,象征着父母的辛勤劳动与无私奉献,至今仍在影响着诗人的人生。

“呜呼四歌兮痛恻恻,皇天后土无终极”作为结语,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哀思与怀念,以及对天地间永恒不变的亲情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母亲的回忆与赞美,展现了深厚的人伦情感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和文丞相六歌(其五)

我所思兮文丞相,英风凛凛照穹壤。

失身匍匐草莽间,屡迫以死弥忠壮。

虚空可变心不变,吐语铿然金石响。

想公骨朽化为土,生树开花亦南向。

呜呼五歌兮并悽怆,望公不见愁泱漭。

形式: 古风

和文丞相六歌(其六)

我生我生何不辰,血泪化作妖花春。

平生意气若风云,何苦戚戚悲呻吟。

狂来一呼天地动,万物鼓荡俱精神。

天上真火灭不得,灼烁大地生光明。

呜呼六歌兮歌声清,海岳莹洁日月新。

形式: 古风

久雨后郊外独行

新秧遭水毁,岁事正关情。

日没虎狼出,城荒荆棘生。

清流不可污,古道竟谁行。

阔步独归去,茅檐月自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追奖

谁谓匪人贱,犹怀事贼羞。

挺身持大义,正语叱狂酋。

名在春逾艳,骨香花不愁。

有灵知国事,地下笑王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