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昨夜天成雨,今朝水满池。
睡酣浑不觉,想见竹声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的早晨景象,通过对比昨夜与今朝的变化,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的细腻感受。首句“昨夜天成雨”简洁明快地设定了场景,暗示着一场及时雨后带来的清新气息。
接着,“今朝水满池”具体而形象地描绘出雨后的景色,池水因雨水的滋润而充盈,生动展现了自然界在雨后的更新换代。诗人通过对比昨夜与今晨的差异,传达了一种生命力旺盛、万物复苏的情趣。
“睡酣浑不觉”则转向诗人的个人感受,表明在这场及时雨中,诗人沉醉于梦乡,对外界的变化毫不知晓。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无心之境,也反映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想见竹声奇”则是诗人的主观联想。即便是在沉睡中,诗人也能感受到竹子在风中的细微声音,并将其想象为一种奇特的声音。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切感知,也表达了一种超越日常感官体验的心灵共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细腻的描写,捕捉到了雨后清晨特有的诗意境界,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宁静。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竹林如洗静娟娟,雪意犹酣晓色鲜。
云缠山腰腰带缓,雨沾水面面花圆。
孤云野鹤寄山家,不料寒空璨六花。
越样月明浑不夜,个般天气好分茶。
茆屋萧然诗满怀,一天风雪白皑皑。
身如纸帐梅花梦,心似香炉柏子灰。
孤梦归从偃月城,清寒入骨倚危亭。
雪花散作杨花片,酒色酤来竹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