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红穗疏灯水上楼,笛声纤远指痕留。
定知吹笛人双髻,可惜湘帘不上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泛舟山塘的情景。"红穗疏灯水上楼",寥寥数语勾勒出灯火阑珊、水波微动的夜色,红色的穗子和稀疏的灯光在水面上摇曳,如同一幅静谧而朦胧的画面。"笛声纤远指痕留",远处传来的笛声轻细悠长,仿佛还残留着吹笛人的指尖余温,增添了诗意的意境。
诗人接着想象"定知吹笛人双髻",推测那吹笛女子应是梳着双髻,形象生动,暗示了江南水乡的女子风情。然而,"可惜湘帘不上钩",诗人惋惜的是那未卷起的湘妃竹帘,未能让笛声更直接地飘入屋内,使得这美妙的乐音似乎被阻隔在外,增添了一份淡淡的遗憾与遐想。
整体来看,舒位的这首《舟过山塘闻笛》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塘夜色中的笛声,通过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女子的婉约,以及诗人对美好瞬间的捕捉与失落的情感。
不详
啼莺如梦送归艎,日子平分夜未央。
愿取鸳鸯湖里水,酿成春酒寄花尝。
歌残杨柳武昌城,扑面飞花管送迎。
三月水流春太老,六朝人去雪无声。
较量妾命谁当薄,吹落邻家尔许轻。
我住天涯最飘荡,看渠如此不胜情。
象床宝帐悄无言,草得降书又几番?
两表涕零前出塞,一官安乐老称藩。
祠官香火三间屋,大将星辰五丈原。
异代萧条吾怅望,斜阳满树暮云蘩。
看斜阳一缕,刚送得,片帆归。正岸绕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闲堤。依稀是谁相忆?但轻魂如梦逐烟飞。赢得双双泪眼,从教涴尽罗衣。
江南几日又天涯,谁与寄相思?怅夜夜霜花,空林开遍,也只侬知。安排十分秋色,便芳菲总是别离时。惟有醉将醽醁,任他柔橹轻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