冢宰三原王公寿词

勋名金匮得全收,刚度人间八十秋。

洛社温公甘独乐,江湖范老足先忧。

何年更为苍生起,此日聊从黄石游。

杜衍去来多内降,六箴谁与献宸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为三原王公所作的寿词,通过对王公勋名、品德、政绩的描绘,表达了对王公的敬仰之情。诗中以“勋名金匮得全收”开篇,赞颂王公功绩卓著,其名声如同金匮一般被完整地记录下来。接着,“刚度人间八十秋”一句,既赞美了王公的刚正不阿,又点出了其长寿之年,展现出其在人世间的影响深远。

“洛社温公甘独乐,江湖范老足先忧”两句,通过对比温公和范老的生活态度,进一步凸显出王公的高尚情操。温公甘于独乐,而范老则忧虑天下,王公则兼备两者之长,既能在官场中保持清廉自守,又能心系苍生,忧国忧民。

“何年更为苍生起,此日聊从黄石游”表达了对王公再次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王公此时虽已退隐,但心系国家的情怀并未消减。最后一句“杜衍去来多内降,六箴谁与献宸旒”则是对王公德行的进一步肯定,杜衍作为历史上的贤臣,其去留都受到朝廷的重视,而王公的道德准则(六箴)也应由谁来向皇帝进献,这无疑是对王公道德品质的高度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王公的高尚品德、卓越功绩以及对国家的深沉关怀,表达了对王公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和周少宰伯常得孙

贺缄云锦织天孙,庆与徐卿异日论。

眼底诗书先付托,膝前啼笑赖温存。

名驹汗血元无价,丽水生金信有源。

四世五公看盛事,于家何必更为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宜兴张氏双桂堂

曾闻天上桂华孤,不似君家有两株。

千里燕吴还接叶,一门金玉本连跗。

阴功信有栽培力,学海宁忘灌溉劬。

从此郗林谁复羡,荆溪金紫有先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送李茂卿大理还嘉鱼

嗟哉何物名与利,奔走海内无穷已。

纷纷之中谁独超,嘉鱼两卿伯仲李。

仲卿见道何太先,三十不复举进士。

徒行万里访白沙,欲挽南溟供洗耳。

伯卿少贬来京师,三年大理何曾理。

支颐终日望西山,眼近薄书如著眯。

有时开口恣雌黄,上到周公下朱子。

瑰词异论骇傍人,造谤兴讹殊未止。

我生与世百无合,门报君来僮仆喜。

小斋款语每终日,仪部君谦昔参此。

君谦去矣君尚留,君今复去吾何以。

家居苦贫仍岁恶,往往人家半扉水。

午烟未起朝爨清,且趁官家五升米。

谓予不尔弟书来,黄公山下台成矣。

从来一士系兴衰,胡为閒此两兄弟。

未论救败与扶颠,激懦廉顽功不细。

送君极目洞庭波,木落潇湘风暮起。

形式: 古风

宜晚轩

旋锄荒秽彊名园,小结茅茨便作轩。

行处藤枝还自倚,吟馀贝叶亦时翻。

閒居未拟潘生赋,知足先师老氏言。

长者有车时见过,愿闻何处是真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