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白云堆为朗元白上人赋》描绘了一位闲适的僧人生活。首句“要使闲身到处闲”,表达了诗人对元白上人超然物外、随缘自在生活的赞赏。上人选择在白云缭绕的山中修行,环境清幽,禅意浓厚。
“白云堆里著禅关”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的居所与心境,禅关象征着精神上的修行境界,身处白云之间,仿佛与世隔绝,心灵得到净化。接下来两句“龙归不觉袈裟湿,犬吠方知杖锡还”,通过龙归和犬吠的细节,展现了僧人入定之深,连雨水打湿衣裳和归来的声响都未能惊扰他。
“有用一时苏大旱,无心终日在空山”暗含了僧人对世事的关注,他的修行并非逃避现实,而是以慈悲之心关注民生疾苦,即使在干旱之时也能带来心灵的甘霖。最后,“万松岭上何人屋,秪许平分住半间”,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简朴生活的认同,以及对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僧人的禅修生活,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关注民生的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