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丹桂歌

高天桂树五千尺,广寒宫中遮月色。

八月秋清桂吐花,天香散乱神仙宅。

西湖吴叟乌角巾,帝遣伐桂三千春。

终朝倚困倦无力,婵娟兔笑嫦娥嗔。

我有开山新钺斧,手持直上清虚府。

金桥银桥忽在前,笑观霓裳羽衣舞。

一斫折枝柯,二斫折婆娑。

三斫桂树月中倒,四海不觉清光多。

太阴之君邀我见,封章直奏通明殿。

玉皇亲赐天樵民,留我天庭十日宴。

明日宴罢踏层云,思量唯有斧随身。

袖中带得一枝出,天下方知第一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月中丹桂歌》由明代诗人解缙所作,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的笔触描绘了高天桂树、广寒宫、嫦娥以及伐桂的奇幻故事。诗中运用了大量象征与神话元素,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先,诗的开头“高天桂树五千尺,广寒宫中遮月色”便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氛围,高耸入云的桂树与广寒宫相互映衬,仿佛是仙境中的奇景。接着,“八月秋清桂吐花,天香散乱神仙宅”进一步渲染了桂花盛开时的香气弥漫,仿佛整个仙居都被这香气所笼罩,充满了祥和与宁静。

接下来,诗人引入了一个虚构的人物——“西湖吴叟乌角巾”,他被赋予了伐桂的任务,历经“三千春”的岁月,最终完成了这一壮举。通过这一情节,诗人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漫长与过程的艰辛,也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与征服。

“终朝倚困倦无力,婵娟兔笑嫦娥嗔”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伐桂者在完成任务后的疲惫与满足,同时也借嫦娥的反应,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情感深度。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拥有“开山新钺斧”的豪情,以及对天上仙境的向往。通过“金桥银桥忽在前,笑观霓裳羽衣舞”等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由境界的憧憬。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还蕴含着对自然、神话与人性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87)

解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缙绅,、喜易,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 字:大绅
  • 号:春雨
  • 籍贯: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
  • 生卒年:1369年-1415年

相关古诗词

霁月楼

夜梦乘槎度斗牛,直到黄姑天柱头。

嫦娥手把一轮镜,邀我广寒宫里游。

广寒之宫九霄上,玉宇琼楼屹相向。

白羽翠烟紫雾笼,蛟龙盛住黄金榜。

天孙裁衣云锦香,玉女织绮成文章。

左招南极益遐算,右攀北斗倾天浆。

一枝古桂阴婆娑,吴刚持斧休蹉跎。

千载寒苍塞宇宙,八埏举棹逢山河。

是时白帝行秋令,天与初秋金气应。

金茎欲采露花宜,银汉无声云气静。

我起问嫦娥,员缺何太苦,何不长教似玉盘一片团团照千古。

嫦娥笑我何太愚,世间万物有盈亏。

不论春花何浓艳,当时秋叶还凋衰。

四时寒暑迭来往,百岁光阴犹反掌。

颜回好学陨青春,彭祖千年亦黄壤。

问答未及竟,铜壶催晓筹。

金盘半欹倒,忽向天西流。

金鸡酬唱忽惊觉,毛发?立寒飕飕。

向来行乐皆如此,身在清江霁月楼。

形式: 古风

元日作

喜鹊双飞鸣,飞鸣报春晓。

元日红云上赤乌,万国山河青未了。

我曹与世真奇逢,年年此日朝飞龙。

几回遥拜黄金阙,几回导驾乾清宫。

彩笺曾献平蛮颂,莲炬斜辉宫锦红。

屡得升堂拜家庆,綵衣犹荷君王圣。

玉枕初疑凤翼飘,金声忽响盘龙磬。

南邻修善颂佛经,东家吾伊读书声。

读书诵经心总好,同善同心歌太平。

形式: 古风

求志山房歌

云在山,龙在渊。

云未霖,养晦于阴,壑龙未震,蛰迹而蜿蜒。

所以古来隐居以求志,长山大谷往往多才贤。

君不见孔明天下士,志气凌苍天。

当年未受三顾宠,躬耕只在南阳阡。

又不见鹿门有英杰,别是人中仙。

耕云自得隐居志,日令妻子耘其前。

我尝寄迹文江里,独抱遗经究终始。

乱云堆土结松巢,一片閒心彻秋水。

閒来却访朋江滨,落花流水迷通津。

溪回路转得幽胜,深邃彷佛桃源春。

中有高世徒,隐居谢世棼。

身同鸥鹭侣,盟与泉石亲。

不识季伦富,不知原宪贫。

胸中万事等孤鹤,独立瑶台百尺之上月色传其真。

冥观六合间,湛照无纤尘。

我时一见之,翛然清我神。

呼儿具酒鲙金鳞,瑶琴古剑乌角巾。

自言足幽志,不是甘隐沦。

酒酣壮气横秋旻,为君起舞君莫嗔。

山房之下日云迈,苍生有待山中人。

鞭起九云之潜蛰,共驾万斛之飞云。

致身直入九重内,要使皇图万亿茫无垠。

形式: 古风

送赵用哲赴举

凤飞五云里,意欲周八极。

浩荡乘天风,超遥纵八翼。

赵兄英妙行玉山,青云羃䍥巫云间。

扪参附井弄明月,挽汲平玉归伊颜。

深灌莽络罗美才,子云相如安在哉。

何时破浪驾飞艇,共看玉峡之水从天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