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家行

死者葬沙漠,生者还旧乡。

遥闻齐鲁郊,谷麦等人长。

目营青岱云,足辞辽海霜。

拜坟一痛哭,永别无相望。

春秋社燕雁,封泪远寄将。

归来何所有,兀然空四墙。

井蛙跳我灶,狐狸据我床。

驱狐窒鼯鼠,扫径开堂皇。

湿泥涂旧壁,嫩草覆新黄。

桃花知我至,屋角舒红芳。

旧燕喜我归,呢喃话空梁。

蒲塘春水暖,飞出双鸳鸯。

念我故妻子,羁卖东南庄。

圣恩许归赎,携钱负橐囊。

其妻闻夫至,且喜且徬徨。

大义归故夫,新夫非不良。

摘去乳下儿,抽刀割我肠。

其儿知永绝,抱颈索我娘。

隋地几翻覆,泪面涂泥浆。

上堂辞舅姑,舅姑泪浪浪。

赠我菱花镜,遗我泥金箱。

赐我旧簪珥,包并罗衣裳。

好好作家去,永永无相忘。

后夫年正少,惭惨难禁当。

潜身匿邻舍,背树倚斜阳。

其妻径以去,绕陇过林塘。

后夫携儿归,独夜卧空房。

儿啼父不寐,镫短夜何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还乡的场景,充满了悲欢离合的情感。首句“死者葬沙漠,生者还旧乡”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接着,“遥闻齐鲁郊,谷麦等人长”写出了家乡田野的生机与丰收,与远方的战乱形成对比。

诗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想,从“目营青岱云,足辞辽海霜”到“拜坟一痛哭,永别无相望”,情感深沉,对亡者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无奈交织。随后,诗人通过“春秋社燕雁,封泪远寄将”寄托哀思,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回归家中,诗人面对“兀然空四墙”的景象,感到孤独和凄凉,但仍有“桃花知我至,屋角舒红芳”这样的温馨细节。然而,家庭的变故让人心痛,妻子的决绝和孩子的哀求,都揭示了生活的艰难。

最后,诗人描述了自己被释放回家,家人团聚却又充满痛苦的场景,以及后夫的尴尬和孤独。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质朴,展现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78)

郑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文学家。名燮,汉族。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 字:克柔
  • 籍贯:江苏兴化
  • 生卒年:1693—1765

相关古诗词

旅夜

霜砧与风笛,并作异乡声。

江月正当户,海云低压城。

草深萤乍出,树响鹊频惊。

志士多牢落,无为恨不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过赵北口

春风云暖破春妍,杨柳青青早放颠。

亦似江南湖水碧,片帆吹过打鱼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和家兄敬怀秋日閒居(其一)

燕来育群雏,雏出燕欲去。

单衣未归箧,复衣复当絮。

踆乌迅不停,顾兔疾难御。

微茫造化机,举手作新故。

愚夫怀千忧,志士亦百虑。

何如《蟋蟀》诗,行乐岁聿暮。

形式: 古风

和家兄敬怀秋日閒居(其二)

城市众所骛,清旷还郊坰。

春荑媚柔绿,秋至果实零。

野雀晨俱来,网虫夕可听。

嗟彼穷巷士,短褐仅盖形。

平生相牛法,肯易相笏经。

浮云去皎皎,晚日空庭青。

形式: 古风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