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迹无馀万籁沈,峦光月色共深深。
谁知尚有些儿闹,龙在霜枯木里吟。
这首宋代禅宗僧人释祖钦的《静山偈》描绘了一幅宁静深沉的画面。首句“一迹无馀万籁沈”写出了山中寂静无声,连一丝痕迹也看不见,万物沉浸在深深的静谧之中。"峦光月色共深深"进一步强调了山峦与月光的融合,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氛围。
然而,诗人并未让静寂持续到底,最后一句“谁知尚有些儿闹,龙在霜枯木里吟”却透露出微妙的动态。他暗示着在这静谧之下,似乎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热闹,仿佛有龙在霜冻的枯木中低声吟唱,增添了神秘和生动的气息。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暗示的手法,展现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禅意,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感悟。
不详
了明明了,孤光皎皎。夜永月寒,云开天晓。
二浙江山拄杖头,脱略根尘静悄悄。
大明当空,无幽不照。如是行脚,行脚事了。
百炼精金,由指而绕。
十二时中,承谁恩力。俯仰折旋,不须外觅。
著衣吃饭,一了便了。开眼天明,是谁不晓。
大地沙门只眼睛,丈六金身一茎草。
谩说教人学诵经,胸中泾渭甚分明。
金沙影里无穷数,散作一滩流水声。
初无允诺,宽著程限。一似跳黄河,尽力要合眼。
跳过跳不过,直要横担板。
南北天高云淡淡,渔歌秋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