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上人游五台

此去清凉顶,期瞻大圣容。

便应过洛水,即未上嵩峰。

残照催行影,幽林惜驻踪。

想登金阁望,东北极兵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此次前往清凉的山顶,期望能瞻仰大圣的庄严容颜。
应该会经过洛水,但还未到达嵩山之巅。
落日余晖催促着行进的身影,幽深的树林让人留恋不舍离去的脚步。
想象中登上金色的楼阁远望,东北方向极目之处是战乱的烽火。

注释

此去:这次前往。
清凉顶:指一个凉爽的山顶,可能代指佛教圣地。
期瞻:期待瞻仰。
大圣容:大圣人的庄严相貌,可能特指佛像或高僧。
便应:应当会。
过洛水:穿越洛河,洛河为中国北方河流名。
即未:还没。
上嵩峰:攀登嵩山的高峰,嵩山为中国五岳之一。
残照:夕阳的余晖。
催行影:促使行者的身影加快步伐。
幽林:幽静的森林。
惜驻踪:惋惜停留的足迹,不愿离开。
想登:设想登上。
金阁:金色的楼阁,可能象征佛教寺庙的辉煌建筑。
望:远眺。
东北极兵锋:东北方向战争的最前线,兵锋指战争的锋芒。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向往前往清凉顶,渴望一睹圣人的尊容。途中将要跨过洛水,却尚未登上嵩山的高峰。夕阳西下,催促着旅人继续前进,而他却恋恋不舍于幽深的林木之中。诗中的“想登金阁望”表达了修行者想要攀登至高处以观瞻四方的愿望,以及对于东北方向军事行动的忧虑。

整首诗充满了对净土与精神追求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现实世界的关切。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在宗教信仰与现实关怀之间微妙的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送陈霸归闽

凉风动行兴,含笑话临途。

已得身名了,全忘客道孤。

乡程过百越,帆影绕重湖。

家在飞鸿外,音书可寄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送周秀游峡

又向夔城去,知难动旅魂。

自非亡国客,何虑断肠猿。

滟滪分高仞,瞿塘露浅痕。

明年期此约,平稳到荆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林上人归永嘉旧居

东越常悬思,山门在永嘉。

秋光浮楚水,帆影背长沙。

城黑天台雨,村明海峤霞。

时寻谢公迹,春草有瑶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欧阳秀才赴举

莫疑空手去,无援取高科。

直是文章好,争如德行多。

烟霄心一寸,霜雪路千坡。

称意东归后,交亲那喜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