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张山人园

壁间一轴烟萝子,盆里千枝锦被堆。

惯与先生为酒伴,不嫌刺史亦颜开。

纤纤入麦黄花乱,飒飒催诗白雨来。

闻道君家好井水,归轩乞得满瓶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墙上挂着一幅烟萝子的画卷,盆中插满了如锦被般的花朵。
它常与先生一同饮酒作乐,即使面对刺史也能让他心情愉快。
细小的花朵混入金黄麦田,随风起舞,又唤来洁白的雨水激发诗兴。
听说你家有甘甜的井水,我希望能讨些回去装满我的瓶子。

注释

壁间:墙上的。
烟萝子:画卷或指画中的仙子。
盆里:盆中的。
锦被堆:如锦缎般繁多的花朵。
惯与:习惯于。
先生:对老师的尊称。
刺史:古代官职,地方长官。
颜开:面带笑容,心情愉快。
纤纤:细小的。
入麦黄花:混入成熟的麦田中的花朵。
催诗: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
白雨:形容雨点洁白如玉。
君家:你的家。
井水:井里的水。
归轩:回家的车。
满瓶:装满整个瓶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景,诗人以其特有的笔法,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自在悠然的意境。

"壁间一轴烟萝子,盆里千枝锦被堆。" 开篇两句,便是对园中景物的描绘。"烟萝子"指的是一种画作,它轻柔、朦胧,如同云雾一般,象征着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而"盆里千枝锦被堆"则是对园中花卉繁盛的描写,"锦被"比喻花朵的绮丽多彩。

"惯与先生为酒伴," 这里的"先生"可能指的是诗人常与之共饮的朋友或知己。"不嫌刺史亦颜开。" 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喜爱,即便是被刺史(古代一种用竹片记录事物的小册子)所批评,也不以为忤。

"纤纤入麦黄花乱,飒飒催诗白雨来。" 这两句更深化了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纤纤入麦黄花乱"形象地表达了春天麦田中花朵盛开的美丽景致,而"飒飒催诗白雨来"则是说轻柔的雨声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最后两句"闻道君家好井水,归轩乞得满瓶回。" 表现了诗人对于纯净自然之物——清泉水的向往和珍惜。这不仅是对物质资源的珍视,更蕴含着对简单生活、自然本真之美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在这种环境中所获得的心灵滋润和艺术创作的灵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杜介熙熙堂

崎岖世路最先回,窈窕华堂手自开。

咄咄何曾书怪事,熙熙长觉似春台。

白砂碧玉味方永,黄纸红旗心已灰。

遥想闭门投辖饮,鹍弦铁拨响如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答刘泾

吟诗莫作秋虫声,天公怪汝钩物情,使汝未老华发生。

芝兰得雨蔚青青,何用自燔以出馨。

细书千纸杂真行,新音百变口如莺。

异义蜂起弟子争,舌翻涛澜卷齐城。

万卷堆胸兀相撑,以病为乐子未惊。

我有至味非煎烹,是中之乐吁难名。

绿槐如山闇广庭,飞虻绕耳细而清。

败席展转卧见经,亦自不嫌翠织成。

意行信足无沟坑,不识五郎呼作卿。

吏民哀我老不明,相戒无复烦鞭刑。

时临泗水照星星,微风不起镜面平。

安得一舟如叶轻,卧闻邮签报水程。

莼羹羊酪不须评,一饱且救饥肠鸣。

形式: 古风

携妓乐游张山人园

大杏金黄小麦熟,坠巢乳鹊拳新竹。

故将俗物恼幽人,细马红妆满山谷。

提壶劝酒意虽重,杜鹃催归声更速。

酒阑人散却关门,寂历斜阳挂疏木。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种德亭,并叙

小圃傍城郭,闭门芝朮香。

名随市人隐,德与佳木长。

元化善养性,仓公多禁方。

所活不可数,相逢旋相忘。

但喜宾客来,置酒花满堂。

我欲东南去,再观双桧苍。

山茶想出屋,湖橘应过墙。

木老德亦熟,吾言岂荒唐。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