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略彴凝霜晓不乾,竟无人迹白漫漫。
马蹄踏破铅华色,得似鸳鸯瓦上看。
这首元代宋褧的《上虞山行晓霜》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宁静的冬日早晨景象。"略彴凝霜晓不乾",这里的"略彴"是小桥的意思,"凝霜晓不乾"形容桥上的霜冻如冰,清晨的阳光也无法使其融化,显得格外冷寂。"竟无人迹白漫漫"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连人的足迹都难以寻见,一片洁白无垠。
"马蹄踏破铅华色",诗人通过马蹄声的出现,打破了这份静谧,暗示有人或有行者正在山间穿行。"铅华色"可能指的是铅灰色的霜色,也可能暗指马蹄扬起的尘土与霜色相融,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最后,"得似鸳鸯瓦上看"以比喻收尾,将山路上的情景比作鸳鸯瓦上的图案,暗示这是一幅精心构图的画面,虽静中有动,却依然保持着一种和谐与美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上虞山行早霜的独特韵味,既有静态的自然景观,又有动态的人物活动,给人以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不详
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一径蜿蜒万壑遮,良田美树衬烟霞。
明时不作秦人避,欲占膏腴别起家。
雁荡山高不可攀,松巢竹坞白云端。
题诗为报经行客,莫作寻常少室看。
古来元白似金兰,谁道风标不可攀。
驿骑飞来问骢马,计程应是在铅山。
槟榔嚼罢复含姜,月落松明马首香。
□□匆匆闻禁漏,宿酲初解对残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