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绿衣濯濯红妆靓,春半园林露未晞。
正似佳人与才子,倚窗深处淡相宜。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园林中杨柳的美丽景象。诗人将杨柳比作“绿衣濯濯红妆靓”的佳人,生动地展现了杨柳在春日阳光下绿叶鲜亮、红花点缀的动人姿态。通过“春半园林露未晞”这一句,不仅点明了季节和时间,还营造出一种清新湿润的氛围,仿佛能感受到清晨露珠在枝叶间轻轻摇曳的情景。
接下来,“正似佳人与才子,倚窗深处淡相宜”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杨柳与佳人、才子相提并论,暗示了杨柳在诗人眼中的独特魅力,如同一对相得益彰的情侣,静静地依偎在窗前,彼此映衬,和谐而美好。这种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的手法,使得诗歌不仅描绘了外在的美景,更蕴含了内在的情感与哲思,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审美情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柳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喜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宁静淡雅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不详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幽溪细雨落轻花,无限舂锄立岸沙。
苦竹黄芦迷望眼,孤烟起处是人家。
夭矫龙鳞众欲攀,肯随蒿艾老空山。
便教不受栋梁用,犹作光明满世间。
欲寻云屋煮新茶,领客行寻一径斜。
遐想当时挂纱帽,笑看碗面白浮花。
春温初褪鹤绫袍,已觉东风绽小桃。
支策城阴无限景,秦淮波阔蒋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