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古刹

高高突起如苍玉,万古名高更幽独。

不向金门驾玉舆,却作青山卧乡曲。

昔谈不二法门中,鳌更劫换毗耶空。

借问禅僧何处去,长鲸捲浪翻秋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屹立于天地之间的古刹,其形象如同苍翠的玉石般高耸,历经万古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名声与静谧。诗人以“不向金门驾玉舆,却作青山卧乡曲”这两句,巧妙地将古刹与隐士的生活方式相联系,暗示了古刹远离尘嚣、静谧脱俗的特质。接着,“昔谈不二法门中,鳌更劫换毗耶空”两句,通过引用佛教中的概念,进一步强调了古刹所在之地的神圣与超凡脱俗,仿佛是佛法的圣地,经历了时间的更迭与世界的变迁。

最后,“借问禅僧何处去,长鲸捲浪翻秋风”两句,以一个提问的形式,引出了对古刹中僧侣行踪的遐想,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深邃、悠远的意境。整个诗句不仅展现了古刹的自然之美和历史之深,也蕴含了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与超然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1)

黄受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御宴潭

宋鼎航迁播岭南,君臣曾此序朝参。

笙歌间作鱼龙听,俎豆兼陈蛤蜊甘。

逝水东流终不返,大星南陨更何堪。

至今独有清秋月,夜夜寒光照碧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甲子门

忆昔龙舟驾海涛,六飞曾此拥旌旄。

雨中谢峡青山暮,岛外厓门白浪高。

岸草旧埋金箭镞,浪花新逐锦征袍。

可怜成败皆陈迹,故垒残营翳野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东山八景并序(其一)水帘亭

清泠一派出岩阿,玉碎珠联洒薜萝。

云母屏前涵碧露,水晶宫里荡银河。

流觞曲水相环映,鳞瓦华榱起郁嵯。

自是沧浪最清澈,四时长听濯缨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东山八景并序(其二)方广洞

丹崖石壁倚层峰,别是人间天一重。

流水白云长自在,苍苔翠藓漫堆封。

仙人跨鹤归何处,游客携琴喜见逢。

自古传闻三十六,谁知此地有灵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