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元凯在秋季被召见皇帝的场景。首句"云日散高秋",以秋高气爽的景象烘托出庄重而肃穆的氛围。"钟鸣五凤楼"进一步点明皇宫的气象,五凤楼的钟声象征着皇家权威。
"面君今日喜,在野十年忧",诗人表达了自己面对君主的喜悦,同时回顾了过去十年在民间的忧虑和辛劳。"下走惭簪绂,前驱愧蒯缑","下走"谦称自己,表示对朝廷任命的感激,"惭簪绂"暗示对自己过去的平凡感到惭愧;"蒯缑"原指粗陋的剑鞘,这里暗指简朴的生活,表达对从前生活的感慨。
最后两句"无能驯鹿性,终尔怯螭头",鹿性比喻自己的本性,表示自己虽无显赫才能,但面对朝廷重任仍心存敬畏,不敢轻举妄动,"螭头"可能象征朝廷高位,诗人以此表达自己谨慎小心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皇恩的感激,又有对自己能力的自省,体现了明代士人面对朝廷的谦卑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