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已故父亲的深切怀念与祭扫之情。首句“尚有孤坟在”,点明了祭扫的对象是父亲的坟墓,一个“孤”字,透露出坟墓的孤独与凄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接着,“空闻松柏哀”,通过松柏的哀鸣,进一步渲染了哀悼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青山怜我瘦,黄菊向人开”,这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青山似乎理解诗人的悲伤而感到心疼,黄菊则在秋风中绽放,仿佛在回应诗人的到来,这一细节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生死的情感交流。
“日落大江阔,风高独雁来”,日落时分,大江显得更加辽阔,高风中,一只孤雁飞来,这幅画面既壮丽又孤独,象征着诗人与父亲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父亲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明年记此日,珍重几登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希望来年还能在此日再次祭扫,表达对父亲的敬重与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深沉的亲情与对逝去亲人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