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卞思义的《过琴溪徐公钓台》描绘了诗人经过琴溪与徐公钓台时所见的景致,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文遗迹的和谐共存。
首句“芳草茸茸衬马蹄”,以“茸茸”形容草的茂盛,既生动又富有画面感,仿佛能听到马蹄踏在柔软草地上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重陪使者过琴溪”,点明了诗人再次经过此地,或许是在追忆过往或是感慨时光流转。
“东风又属梨花月”,一句将季节、景物与情感巧妙结合,春风拂面,梨花盛开,月光如水,构成了一幅春夜美景图,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夜雨新添燕子泥”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夜雨滋润大地,燕子忙碌筑巢,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石室尘空苍藓合,钓台人去暮云低”两句转而描写历史遗迹。石室被岁月覆盖,长满了青苔,显得古老而寂静;钓台无人问津,暮云低垂,更添了几分沧桑之感。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思考。
最后,“破奚莫厌诗囊重,多少江山未品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未尽之美的向往。即使诗囊沉重,也不愿错过记录这大好河山的机会,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热爱与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历史文化的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