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琴溪徐公钓台

芳草茸茸衬马蹄,重陪使者过琴溪。

东风又属梨花月,夜雨新添燕子泥。

石室尘空苍藓合,钓台人去暮云低。

破奚莫厌诗囊重,多少江山未品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卞思义的《过琴溪徐公钓台》描绘了诗人经过琴溪与徐公钓台时所见的景致,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文遗迹的和谐共存。

首句“芳草茸茸衬马蹄”,以“茸茸”形容草的茂盛,既生动又富有画面感,仿佛能听到马蹄踏在柔软草地上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重陪使者过琴溪”,点明了诗人再次经过此地,或许是在追忆过往或是感慨时光流转。

“东风又属梨花月”,一句将季节、景物与情感巧妙结合,春风拂面,梨花盛开,月光如水,构成了一幅春夜美景图,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夜雨新添燕子泥”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夜雨滋润大地,燕子忙碌筑巢,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石室尘空苍藓合,钓台人去暮云低”两句转而描写历史遗迹。石室被岁月覆盖,长满了青苔,显得古老而寂静;钓台无人问津,暮云低垂,更添了几分沧桑之感。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思考。

最后,“破奚莫厌诗囊重,多少江山未品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未尽之美的向往。即使诗囊沉重,也不愿错过记录这大好河山的机会,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热爱与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历史文化的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3)

卞思义(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约1338年前后在世),楚州(今江苏淮安。早年有诗名。浙西宪府以其才贤,辟为属掾。虽居官,犹不废吟咏。任满转达德录判,又辟为庸田制司掾史。能苦吟,对客谈诗,终日不绝。作诗四章《叠嶂楼》、《响山》、《昭亭》、《书堂》,一时唱和者甚众。尝作铁笛诗寄杨维桢,颇为所赏。诗多失传,《元诗选·三集》录二十三首,题《宜之集》

  • 字:宜之
  • 籍贯:一作光州)

相关古诗词

次王安行韵

杖策来寻隐者居,闭门重著绝交书。

入城无事不骑马,临水有时看钓鱼。

未羡渊明开菊径,拟从诸葛住茅庐。

清时羽翼知多少,肯散黄金学二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次杨廉夫韵赠歌者翡翠屏

扬州曾赏琼花宴,吴下新传翡翠屏。

湘水月明环佩冷,巫山云湿髻鬟青。

蹙金孔雀非为贵,隔屋琵琶正好听。

青鸟无情易飞去,雕笼深锁重丁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题舒秀实锄隐

宾幕归来野兴浓,卜居还得近城东。

绕篱自斸荆榛地,傍屋添栽杞菊丛。

一钁燕泥春雨后,数声牛笛暮烟中。

红尘轩冕非吾事,老圃如今愿己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悯忠阁

登临独上最高层,东北阑干不敢凭。

云近蓬莱连复道,天低星斗挂觚棱。

悯忠曾葬征辽骨,破暗空存供佛灯。

欲浣京尘振衣袂,冷风萧瑟洒炎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