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诗(其二)

审弦别其音,审调别其字。

字清音益和,累累珠不坠。

当其按节初,微芒辨同异。

音字两不关,所贵得其意。

贞静淡素心,心至声亦至。

不然筝与琵,宫商岂殊器。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周映清的《琴诗(其二)》,主要通过琴音和文字的比喻,探讨音乐与表达的深层含义。首句“审弦别其音,审调别其字”描绘了分辨音乐细微差别与识别文字的独特过程,暗示音乐与文字同样需要精细把握。接下来的“字清音益和,累累珠不坠”形象地描述了音符如珠子般连贯流畅,和谐悦耳。

诗人进一步强调,真正的艺术在于传达情感而非单纯技巧,“当其按节初,微芒辨同异”,指出音乐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接着,“音字两不关,所贵得其意”点明音乐与文字的共同目标——传达意境和情感,而非形式上的契合。

最后两句“贞静淡素心,心至声亦至”揭示了艺术家内心的纯净与专注对于音乐创作的关键作用,只有心境平和,才能使声音与心灵同步。“不然筝与琵,宫商岂殊器”以筝和琵琶为例,说明即使不同的乐器,只要演奏者技艺高超,都能传达出相同的音乐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琴为载体,寓言式的表达了艺术创作中情感与技巧、形式与内涵的平衡与统一,体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27)

周映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同县乾隆甲戌进士、湖南布政使叶佩荪室。有《梅笑集》

  • 字:皖湄
  • 籍贯:归安

相关古诗词

琴诗(其三)

宫亦有时激,羽亦有时沈。

苟能识其意,变化皆从心。

不见思归乐,商调可犯角。

不见如意娘,角调可犯商。

形式: 古风

琴诗(其四)

对月谱梅花,幽香发素腕。

实声与散声,缓急可静按。

缅思制谱初,猱绰不容乱。

后人务新声,往往越其畔。

新声日以靡,抚琴起三叹。

古法多不传,何止《广陵散》。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秋暮南楼偶赋

商飙吹入万人家,窗外轻寒透碧纱。

极浦每惊归雁落,高楼况复夕阳斜。

破蕉淅沥风如雨,瘦菊离披叶胜花。

极目晴云何处望,马蹄荒草隔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游望湖亭

危亭千尺俯溟濛,绝顶苍茫望不穷。

山势远连林屋窦,湖声直撼洞庭风。

香台草树依云外,笠泽烟波入镜中。

七十二峰何处所,长天墨点落青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