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念奴娇·为声甫甥题“戏猫仕女图”》由清代诗人宗婉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仕女与猫嬉戏的画面,充满了生活情趣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首句“披图一笑”,开篇即以轻松愉悦的语调,引出对画中场景的欣赏与喜爱。接下来,“试从头认取,画中佳丽”,诗人试图细细品味画中的女子之美,无论是细腻的描绘还是精心的布局,都让人感受到画师的匠心独运。
“滴粉搓酥娇品格,更著堆云双髻”,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女子的外貌特征,以“滴粉搓酥”形容肌肤之细腻滑腻,以“堆云双髻”描绘发式的优雅与精致,展现出女子的娇美与高雅。
“宜喜宜嗔,十三十四,正是芳年纪”,诗人通过女子的表情和年龄,进一步描绘了她的性格特点和青春气息,既温柔又略带调皮,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少女的多面性。
“可怜时候,耐人多少寻味”,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这一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画面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故事,激发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底事不绣鸳鸯,不调鹦鹉,不把鹍弦理”,这几句通过反问的形式,强调了画面中女子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没有刻意追求传统的伴侣象征,而是展现了更为自然和自由的生活状态。
“象管鸾箫都不按,只抱狸奴闲戏”,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女子与猫的亲密互动,使用“象管鸾箫”这样的词汇,不仅增添了画面的文雅氛围,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细腻与高洁。
“睛点寒金,体团温玉,爪扑香怀里”,这几句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猫的形象,眼睛如寒金般明亮,身体圆润如温玉,爪子轻轻落在女子的怀里,充满了温馨与和谐。
“翻残棋局,唐宫旧事犹记”,最后两句将画面与历史相联系,通过“残棋局”的细节,暗示了女子可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唐宫旧事”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历史感和文化韵味。
整首词通过对一幅画的细腻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同时也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艺术与生活的高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