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出游瓮山分得处字

密勿金闺籍,逍遥玉堂署。

承平荷君恩,倏忽感时叙。

夙约犹未忘,远游孰为拒。

晴日散微暄,晨景及初曙。

共出西郭门,相寻旧行处。

物生遂敷荣,民居乐繁庶。

望望出林麓,迢迢转湖溆。

草色迷断岸,山光接孤屿。

轻风吹客衣,閒云擘晴絮。

冠裳惊杂遝,鸥鸟忽轩翥。

羸马行复嘶,野花粲如语。

前途不可诘,幽寺渺何许。

逢人试借问,揽辔重延伫。

隔林见僮仆,展席具尊俎。

悬崖费跻攀,佳境足依据。

午桥晋公庄,辋川右丞墅。

烟岚宿轩窗,风云入毫楮。

览眺豁心目,推敲失杯箸。

欢呼非放旷,觞咏亦容与。

讵云礼法疏,聊得江山助。

清赏殊未酣,归兴一已遽。

白日不可留,青春渐将去。

怀哉望三益,怃然增百虑。

岂不惜燕乐,神交愧鸡黍。

愿言结同心,勉旃永终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上巳节出游瓮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世界。

首句“密勿金闺籍,逍遥玉堂署”以对比手法开篇,金闺与玉堂分别代表官场与隐逸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两种生活方式的思考与向往。接着,“承平荷君恩,倏忽感时叙”则体现了作者在享受太平盛世的同时,也对时光流逝感到感慨。

“夙约犹未忘,远游孰为拒”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旅行的渴望。接下来的景物描写,如“晴日散微暄,晨景及初曙”,“共出西郭门,相寻旧行处”,“物生遂敷荣,民居乐繁庶”,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出游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望望出林麓,迢迢转湖溆”、“草色迷断岸,山光接孤屿”等诗句,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景色之美。而“轻风吹客衣,閒云擘晴絮”则捕捉了瞬间的宁静与美好。

“冠裳惊杂遝,鸥鸟忽轩翥”、“羸马行复嘶,野花粲如语”等句子,通过人物与自然的互动,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最后,“前途不可诘,幽寺渺何许”表达了对未知旅程的好奇与期待。

“逢人试借问,揽辔重延伫”、“隔林见僮仆,展席具尊俎”等描述,展现了旅途中的社交活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情感的连接。而“悬崖费跻攀,佳境足依据”则强调了探索未知的乐趣。

“午桥晋公庄,辋川右丞墅”引用历史名胜,增添了文化气息。“烟岚宿轩窗,风云入毫楮”则表现了作者在自然与艺术之间寻求灵感的过程。“览眺豁心目,推敲失杯箸”、“欢呼非放旷,觞咏亦容与”等诗句,表达了作者在欣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讵云礼法疏,聊得江山助”、“清赏殊未酣,归兴一已遽”、“白日不可留,青春渐将去”等句子,则反映了作者对时间的敏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怀哉望三益,怃然增百虑”、“岂不惜燕乐,神交愧鸡黍”、“愿言结同心,勉旃永终誉”则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重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以及对美好人际关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感和社会哲思,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收录诗词(483)

倪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上乞休之疏复叠前韵

秾华逞桃李,孤芳笑兰菊。

剖心谁与明,刖足空自哭。

愁梦积雨惊,望眼浮云触。

已判百念冷,宁遣一身辱。

媚时非所能,守已聊亦足。

行藏固由天,进退讵云谷。

薄田犹可耕,大带那须束。

遐哉谢交游,允矣乐幽独。

绝弦韬我琴,韫椟全吾玉。

拟办季鹰舟,岂待巫咸卜。

形式: 古风

答玉署交情四首(其一)

青云三十年,追随鹓鹭行。

葭玉夙相倚,永记金兰芳。

知心志自合,同道非殊方。

独愧顽钝质,幸不忝冠裳。

家学不可负,友谊不可忘。

黾勉效时用,直道古所臧。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答玉署交情四首(其二)

读书贵知道,处公必忘私。

苟焉惟身图,君子恒贱之。

居然廊庙尊,荣禄复如斯。

岂不念瓦合,媕婀将奚为。

夙承切磋益,日夕事箴规。

植已苟无愧,去住亦随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答玉署交情四首(其三)

迢迢城东饯,孤亭临水云。

知心二三友,惆怅惜离群。

诗长不忍读,酒美难成醺。

念兹交已久,感兹意何勤。

丽泽日已远,诲言宁复闻。

继今尚有赠,吾方望诸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