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府.草茫茫.惩厚葬也

草茫茫,土苍苍,苍苍茫茫在何处,骊山脚下秦皇墓。

墓中下涸二重泉,当时自以为深固。

下流水银象江海,上缀珠光作乌兔。

别为天地于其间,拟将富贵随身去。

一朝盗掘坟陵破,龙椁神堂三月火。

可怜宝玉归人间,暂借泉中买身祸。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凭君回首向南望,汉文葬在霸陵原。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秦皇的陵墓和它的辉煌与毁坏,表达了对权势转瞬即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诗中的“草茫茫,土苍苍”开篇便营造出一片荒凉废墟的景象,接着直指秦皇墓所在地,通过“骊山脚下”来突显其宏伟与庄严。

在对陵墓构造的描述中,诗人强调了当时建造者的自信与傲慢:“当时自以为深固”,然而这份深固并未能阻挡时间的侵蚀和盗掘的破坏。水银象江海、珠光作乌兔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陵墓中珍宝的堆积,以及统治者企图永恒富贵的愿望。

然而,“一朝盗掘坟陵破”等句,则揭示了权势与财富的脆弱。龙椄神堂在三月被火焚毁,宝玉归人间,反衬出生者之贪婪与死者之无常。而“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则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两重境遇,表达了一种物极必反的历史哲理。

最后,“凭君回首向南望,汉文葬在霸陵原”,诗人通过对汉文帝陵墓的指引,似乎在暗示历史的轮回与生命的短暂,同时也呼应了开篇的荒凉景象,使得全诗形成一个完整的哲理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技巧,更通过对古代帝王陵墓兴衰的描绘,引发读者对于人生、权力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新乐府.鸦九剑.思决壅也

欧冶子死千年后,精灵闇授张鸦九。

鸦九铸剑吴山中,天与日时神借功。

金铁腾精火翻燄,踊跃求为镆铘剑。

剑成未试十馀年,有客持金买一观。

谁知闭匣长思用,三尺青蛇不肯蟠。

客有心,剑无口,客代剑言告鸦九。

君勿矜我玉可切,君勿誇我钟可刜。

不如持我决浮云,无令漫漫蔽白日。

为君使无私之光及万物,蛰虫昭苏萌草出。

形式: 乐府曲辞

新乐府.捕蝗.刺长吏也

捕蝗捕蝗谁家子,天热日长饥欲死。

兴元兵后伤阴阳,和气蛊蠹化为蝗。

始自两河及三辅,荐食如蚕飞似雨。

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

河南长吏言忧农,课人昼夜捕蝗虫。

是时粟斗钱三百,蝗虫之价与粟同。

捕蝗捕蝗竟何利,徒使饥人重劳费。

一虫虽死百虫来,岂将人力定天灾。

我闻古之良吏有善政,以政驱蝗蝗出境。

又闻贞观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一蝗。

一人有庆兆民赖,是岁虽蝗不为害。

形式: 乐府曲辞

新乐府.海漫漫.戒求仙也

海漫漫,直下无底傍无边。

云涛烟浪最深处,人传中有三神山。

山上多生不死药,服之羽化为天仙。

秦皇汉武信此语,方士年年采药去。

蓬莱今古但闻名,烟水茫茫无觅处。

海漫漫,风浩浩,眼穿不见蓬莱岛。

不见蓬莱不敢归,童男丱女舟中老。

徐福文成多诳诞,上元太一虚祈祷。

君看骊山顶上茂陵头,毕竟悲风吹蔓草。

何况玄元圣祖五千言,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

形式: 乐府曲辞

新乐府.涧底松.念寒俊也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沈沈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