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菊花秋开只一种,意远不随桃与梅。

游人有几爱孤淡,零落野水空岩隈。

层层露萼间枝叶,金靥万个围苍苔。

直从陶令酷爱尚,始有我见心眼开。

为怜清香与正色,欲搴更惜常徘徊。

当携玉轸就花醉,一饮不辞三百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秋天只有菊花独自开放,意境深远不与桃花和梅花争艳。
游人中有几人欣赏它的孤寂淡雅,它孤独地落在野外的水面和岩石缝隙中。
花瓣层层叠叠,露珠点缀在枝叶间,金黄色的花朵围绕着青苔。
自从陶渊明深深喜爱它,我才开始真正欣赏它的独特之处。
因为喜欢它的清香和纯正色彩,我想要采摘却又舍不得,常常在花前流连。
我会带着琴弦去花丛中沉醉,即使喝到三百杯也不推辞。

注释

秋开:秋季开放。
意远:意境深远。
桃与梅:桃花和梅花。
孤淡:孤寂淡雅。
零落:散落。
玉轸:古琴名,此处代指琴弦。
三百杯:出自《将进酒》,形容豪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巩所作的《菊花》,通过对秋季盛开的菊花的独特描绘,展现了其孤芳自赏的品格和高洁的气质。诗人强调菊花的与众不同,不随从桃李的艳丽和梅花的早春开放,而是独自在秋风中绽放,显得孤淡而清雅。游人中能欣赏其孤寂淡泊之美的人寥寥无几,它静静地落在野外的水边石缝间。

菊花的花瓣层层叠叠,金黄如靥,环绕着青苔,显得生机盎然。诗人特别提到陶渊明对菊花的喜爱,认为正是从这位古代文人开始,人们才真正认识到菊花的价值和魅力。诗人被菊花的清香和正直的颜色所吸引,流连忘返,甚至愿意携带琴瑟伴花而醉,豪言壮志,即使一饮三百杯也在所不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菊花的品性,寄寓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的淡泊名利、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菊花

东篱菊花今已开,万物各自相驱催。

却寻桃杏那复有,旧树惨惨空墙隈。

年光日日已非昔,人世可能无盛衰。

朱颜白发相去几,势利声名相抑排。

三公未能逃饿死,九鼎竟亦为尘埃。

乃知万事皆自枉,有便只宜持酒杯。

形式: 古风

隆中

志士固有待,显默非苟然。

孔明方微时,息驾隆中田。

出身感三顾,鱼水相后先。

开迹在庸蜀,欲正九鼎迁。

垂成中兴业,复汉临秦川。

平生许与际,独比管乐贤。

人材品目异,自得岂虚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雪咏

雪花好洁白,不待咏说知。

区区取相似,今古同一辞。

薛能比众作,小去笔墨畦。

谁能出千载,为雪立传碑?

四座且勿歌,听我白雪诗。

天地于降雪,其功大艰难。

去年暖风日,冬在春已还。

山屏尽深碧,危溜声亦潺。

草萌各已动,梅花开最繁。

炉火殆可谢,衣絮谁复言?

推排臈已过,一变天更寒。

飘风动木石,激射难出关。

深房拥高燎,领肘曾不温。

仰视云压叠,垂欲藉屋山。

元气不复呵,飞鸟折羽翰。

谁排河汉流,欲堕莽苍间。

道为黑风遮,凝冻无住著。

纷纷成片缕,六出非刻削。

初时漏馀滴,杂雨犹可恶。

迤逦纵飞洒,态状不可名。

或稀若有待,或密似相萦。

或弱久宛转,或狂自轩腾。

群来信汗漫,孤飘亦零丁。

屋角初渐斑,瓦沟忽皆平。

坳洼一已满,茅茨压将倾。

树木遍封裹,冈山助峥嵘。

阶除断纤秽,池台有馀清。

流尘寂已掩,物象窅皆明。

厨烟或中镵,里表仍孤擎。

长街隐缺甃,荒城混觚棱。

沙水渺相合,扁舟在图屏。

啄草鸟雀踪,篆字遗纵横。

顿惊宇宙内,侈丽皆天成。

引望谁倚楼,秀色乱目睛。

永怀衡门士,辛苦守六经。

山藜不充腹,笔砚久已冰。

柔茵坐中堂,谁问公与卿。

世事泊无意,烛换犹飞觥。

文犀压朱箔,阳春谢秦筝。

所处殊处所,苦乐固异情。

谁致此不齐,上天意何营?

苍苍不可问,奕奕洒未停。

明晨起相处,寒日已满窗。

井甃破圆素,砌苔还故苍。

万物去覆冒,颜色皆复常。

融为大田水,其流日滂滂。

方塘接深圳,澄澈碧玉光。

岂惟疠疫消,庶验百谷祥。

愿彼守经士,幸可继糗粮。

忧民既非职,空致新诗章。

形式: 古风

鸿雁

江南岸边江水平,水荇青青渚蒲绿。

鸿雁此时俦侣多,乱下沙汀恣栖宿。

群依青荇唼且鸣,煖浴蒲根戏相逐。

长无矰缴意自闲,不饱稻粱心亦足。

性殊凡鸟自知时,飞不乱行聊渐陆。

岂同白鹭空洁白,俯啄腥污期满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