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孔武仲的作品,属于和诗的一种,即以同样韵脚相和别人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与朋友杨公济见面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首句“虢略先生不讳穷”表明诗中提到的先生(即杨公济)尽管生活清贫,但他并不避讳这一点,而是坦然接受。接下来的“咏歌尧舜与时逢”则显示了先生对古代圣君尧舜的赞美,以及他认为自己有幸与朋友相遇,正如历史上的伟大时刻。
第三句“传呼满道今为使”可能是在说某种信息或命令在路上传递,而且现在诗人也成为了这样的传递者。紧接着的是“敛板登门亦见容”,这里的“敛板”有可能是指一种仪式上的行为,而“登门亦见容”则表明尽管如此,但朋友之间的欢迎和接纳依然如故。
中间两句“南浦清波辉玉树,西斋新酿入金钟”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和友人相聚的场景。南边的水塘清澈见底,反射出玉树的光彩,而西厢中则有新酿的美酒注入精致的金钟,这些细节都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临分警戒言尤切,似欲驱驰叔夜慵”表达了朋友临别时的叮咛和警告,语气之中带有一种迫切感。这里的“叔夜慵”则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一种不紧不慢、悠然自得的情态,仿佛在提醒对方即使分离,也要保持这种从容不迫的心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际交往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中简单乐趣的欣赏。